第3章 對決第二關(1 / 1)

第1章第2節對決第二關

1.“司空見慣”中的“司空”是指:( )

A.唐代一位高僧 B.一種官職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B。“司空見慣”這句成語是從劉禹錫“高髻雲鬢新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蘇州刺史腸”這首詩中得來的。詩中所用的“司空”兩個字,是唐代一種官職的名稱。

2.杜甫詩雲,“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李白詩雲,“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請問,成都為什麼又叫做“錦城”或“錦官城”? ( )

A.因蜀錦而得名 B.因錦江而得名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A。三國蜀漢時期,成都是我國的織錦中心,美麗的蜀錦暢銷全國,後來成了朝廷重要的貢賦來源。東漢時期,朝廷就在成都設置了專門管理機構“錦官”並修築了錦官城。後來成都也就稱為“錦官城”或者“錦城”。

3.古代刑罰規定一般是在什麼季節執行死刑?( )

A.秋冬 B.春夏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A。秋冬行刑,即把死刑的執行安排在秋冬兩季進行,這是中國古代在陰陽五行說的理論指導下形成的一種行刑製度。秋冬行刑雖為曆代通例,但也有個別朝代,如秦代,四季均可行刑。各個朝代具體期限也不一致,也有少數統治者破壞這一通例的情況。

4.唐高祖武德四年發行了開元通寶錢,此處“開元”所代表的意思為: ( )

A.開辟新紀元 B.開國的意義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A。唐代開元通寶貨幣在錢幣的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開元”是唐玄宗的年號,意思是開辟新紀元。唐玄宗即位後,針對經濟、財政、軍事各方麵進行一係列的改革,形成了開元年間政治清明、物阜民殷的局麵,唐朝進入了一個強盛的時代。

5.“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是古今的共識,現在為了廣聽眾意,“舉報箱”正廣泛地運用在各個領域,那麼我國最早的舉報箱是:( )

A.銅匭 B.蔽竹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B。戰國時期的“蔽竹”是我國有史以來設立的第一個“舉報箱”。公元前403年,魏文侯任用李悝為相,為了穩定社會秩序,李悝首先幫助魏文侯建立了舉奸揭凶、懲治汙吏的舉報製度,在人們不常到的街道設立“蔽竹”,以便檢舉人將寫有揭發內容的竹簡塞入其中。

6.“使節”在古代的意思是:( )

A.外交代表 B.官職的憑證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B。在古代,“使節”並不是對人的稱呼,而是一種官職的憑證。卿大夫聘於諸侯時,國君要授其憑證,這種憑證就叫“使節”,又叫“符信”。作為任職憑證的“使節”大多是用銅鑄成,根據任職地區的不同,分別鑄成不同的動物圖像。

7.現代的“博士”指的是一種學位,在唐代的“博士”指:( )

A.學位 B.官職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B。唐代有律學博士、算學博士,都為教授官。

8.在史學上記載單一朝代史實的曆史著作我們稱之為:( )

A.斷代史 B.專史

快樂解答與積累:

答案:B。斷代史始創於東漢的班固,代表著作是《漢書》。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著作。專史在中國指各專門學科的曆史著作,包括典章史(如會要)、學術史(如學案)、傳記:族譜、經濟史、文學史等,後來其意域逐漸廣泛,凡是傳記一人或專敘一事的史書,也稱專史。如《虎門銷煙》《揚州十日》等皆屬專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