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
因為廳堂中比試不方便,因此眾人移步至庭前的院子,那足足有兩百餘步的庭前院子,足夠張煌與何武施展本領了。
期間,何進向董卓笑著解釋,大致就是何武原來的姓氏並不姓何,與何進並沒有什麼血緣上的關係,何進隻是器重此人的武藝,因此將其提拔為貼身護衛,並且賜予主家的姓氏。
畢竟大將軍何進喜愛、厚待有本領的武人,這是朝野上下眾所皆知的事。
董卓點點頭表示明白,因為將主家的姓賜予器重、厚愛的家臣、護衛,這種現象在士族也很普遍。
不過可以肯定,既然能得到何進的認可與器重,顯然這個何武的實力也不可小覷。
“請賜教!”
在庭前的場地中,何武衝著張煌拱手抱拳。雖然他的語氣十分平和,但是從他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對張煌並不是很重視。
“哪裏哪裏。”
反倒是張煌聚精會神地端詳了何武片刻,這才得出結論,此人的實力,應該要比當初跟張煌相識時的程普強上幾分,但也強得有限。
差不多一年前的程老哥水準……
張煌的嘴角掛起幾分淡淡的笑意。
倘若是一年前的張煌,遇到這樣的對手恐怕還有些頭疼,可是換做如今的張煌嘛,說實話這種對手還真讓他有些提不起勁來。
倒不是張煌狂妄自大,實在是在他自創了“曲步”後,就很少有人能憑空手、或者白刃贏過他了。
果不其然,麵對著何武那看似虎虎生風的拳頭,強勁剛猛的踢腿,張煌除了起初連退了幾步外,隨後就是一輕跳、一側身,盡數避開,輕鬆地如庭院信步,毫無壓力。
“唔?”何進的眼中隱約露出了幾分異色,他哪裏會看不出,眼前這個名叫張繡的小子,幾乎隻是幾個呼吸的工夫,便摸清了何武出招的套路。
堂堂大將軍的護衛,麵對一個籍籍無名的後輩竟然屢屢搶攻無果,雖然何進此前稍有些預料,但也沒想到二人的實力差距竟然如此明顯。
“拳腳功夫相當紮實。”
何進不輕不淡地讚許著張煌,雖然說張煌從始至終也沒有攻擊過,但是對於何進與董卓來說,即便張煌不出手他們也能看出二人的差距。
何進的這聲讚許讓何武麵色慚紅,他滿臉不甘地望了一眼張煌,旋即對何進懇求道:“大將軍,拳腳非我所長,懇請我二人手持兵刃。”
何進微微思慮了一下,雖然張煌剛才的表現十分奪目,單憑這種程度就想叫何進認可董卓對張煌的評價,這為時尚早。
他看了一眼張煌,見張煌還是一副無所謂的表情,遂點點頭,說道:“點到為止。”
話音剛落,便有何進的親兵分別向張煌與何武送上一柄寶劍。在這個時代,劍是百兵之首,最受世人推崇的兵器,任何一名武人都不會說自己不善於劍術。
不同於張煌的淡然,手握利劍的何武氣勢整個上漲了好幾分,讓前者微微有些驚訝,畢竟這個程度的氣勢,已經直逼當初在冀州時跟張煌交過手的钜鹿太守郭典。
看來,張煌對何武實力的判斷還是有些誤差,何武作為大將軍何進的近衛,實力遠不止方才所表露的那些。
但即便如此,董卓看著何武那仿佛勝券在握的表情卻是暗暗搖頭。
別人他或許不清楚,但是張煌,他又豈會不知?
張煌最擅長的就是槍術與劍術,並且正如董卓之前所評價的,雖然張煌的槍術要高過劍術,但是在平地上施展劍術的張煌,絕對要比馬背上施展槍術的張煌更加恐怖,更加令人感覺驚豔。
後續的比試,董卓就算不看也可以猜出勝敗,當精於“曲步”的張煌在摸透了對方的出手節奏時,對方是根本沒有機會取勝的。
這不,在跟何武遊鬥了十幾招後,張煌趁對方尚且來不及收招,輕描淡寫的遞出利劍,將劍尖指在何武的咽喉,整個過程如青雲流水,說不出的流暢。
“……”何進一雙虎目中的異色更濃了幾分。
要知道何進可不是單純靠妹妹何美人受寵於天子劉宏才有如今這等滔天權勢的,他自身的武力亦不容小覷,包括他那位同父異母、後來討伐作亂的滎陽賊如喝水吃飯般輕鬆的弟弟何苗,若華貴的地位下缺少足夠的實力,何進、何苗兄弟又如何掌控軍方那些桀驁不馴的莽撞武人。
準確地說,何美人充其量隻是幫長兄何進當上河南尹,之後何進爬到司隸校尉,再從司隸校尉拜慎侯、拜大將軍,撇除天子劉宏愛屋及烏的恩典外,何進自身的實力也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據流傳於雒陽的小道消息稱,全天下或能贏如今的何進、何苗兄弟二人的,寥寥無幾,當初橫死獄中的段熲算一位,被何進除掉的董重算一位,其餘就不得而知了。
如此,可想而知何進的實力。
而在何進的估測中,張煌與何武的實力應該是相仿的,即便張煌氣機綿長,但要贏過何武,也不應該如此輕鬆才對。可事實卻是,張煌三下兩下便打敗了他所器重的護衛,簡直是不可思議!
這個小子,似乎天生善於揣摩對手的出招套路……
回憶著方才張煌輕描淡寫地避過何武的諸多出手,何進心中很是吃驚。
要知道善於揣摩對手的出招套路無異於早早就先立於不敗之地,而具備這種隻可意會不可言傳天賦的武人,往往能成為令世人咋舌震驚的豪傑。
而就在何進暗暗震驚張煌的傑出天賦時,那被張煌用劍指著咽喉的何武卻是惱羞成怒了,他怎麼也沒想到乍一看毫不起眼的張煌,竟然如此輕易地便擊敗了他,而且還是連續擊敗他兩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