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29日,閻錫山看到大勢已去,借機逃往南京。平津戰役後,中央軍委決定迅速解放太原。長期以來,活躍在文瀛湖的地下黨組織積極行動起來,配合大軍解放太原。4月24日淩晨5時30分,太原前線司令部下令總攻太原。經過80分鍾的浴血奮戰,解放軍一舉攻克了太原城,將紅旗插上了城內的最高點——鼓樓。太原城迎來了解放的曙光。
1949年6月22日,太原市文化館在海子邊正式開館,它是太原解放後最早開辦的圖書文化服務單位。
1950年,新生的人民政府迅速醫治戰爭的創傷,恢複並開放了這個太原曆史上唯一的公共綠地,更名為“人民公園”。
1950年3月12日,山西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在人民公園內的人民大禮堂召開,共商建設新山西的大計。會議決定在公園內修建山西人民革命烈士紀念碑。同年3月25日開工,次年竣工,並於3月7日舉行了落成典禮。
1952年12月25日,太原市天主教革新委員會在人民公園舉辦“聖母軍”罪行展覽會,使廣大群眾受到深刻的教育。
1959年9月中旬,原文化部長、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筆會副會長、中國國際友協副會長、作家王蒙來到太原,在海子邊政協小吃部就餐。後又來過幾次,對海子邊的人文薈萃、市井繁華印象頗深,稱它是太原的“北京天橋”。
1961年12月24日,在人民公園人民大禮堂召開了太原市南城區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同日,召開政協南城區第三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就動員全區農民為盡快恢複和發展農業生產而努力,組織城市閑散勞動力和知識青年參加勞動等問題進行討論,並選舉產生了政協南城區第三屆常務委員會。
1976年4月初,省城群眾在人民公園連續數天,獻花圈、寫詩詞,舉行悼念周恩來總理的活動,人們用沉痛的悼念抗議“四人幫”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