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老年人的心理與健康(4)(3 / 3)

由於老年人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相對來說要比青壯年差些,所以在麵對同一事情時也更容易表現為固執。因此,老年人應該注意隨時隨地吸收新文化、新信息、新觀念和新理論,不讓自己落後於時代,保持一顆與時俱進的現代心。

不同年齡人群之間的代溝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相互不理解是正常現象。這就要求老年人能進行換位思考,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年輕人,溝通與理解就容易得多。以自己的世界觀來要求與評判年輕人,既不現實又不合理,也是自尋煩惱。

此外,老年人要助人為樂,善於讓步。幫助別人不僅使受到幫助的人高興,愉快的情緒也同樣能感染自己。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既克服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狹隘自私,又建立了良好的人際關係,忘卻煩惱,還能體會到自己對社會的價值。

因此,老年人要多給他人一些時間和空間去想問題、解決問題,不要固執自己的意見。隻要分析到事情的前因後果以及厲害關係即可,把最後的決定交給別人來作。這樣既解決了問題,又可以與周圍的人融洽相處,從而減少不必要的心理壓力和煩惱。

老年人與子女的相處之道

家庭的和睦與老年人的微笑是延年益壽的重要因素。如何減弱兩代人之間的代溝,同子女融洽相處,是老年人不得不關注的問題。

老年人對待子女、兒媳、女婿等都要一視同仁,這樣有利於家庭關係的和諧,對老年人的健康自然有利。

老年人在心理方麵比較敏感和脆弱,對子女不經意的一句話,可能產生誤解,俗話說“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所以老年人對於有懷疑的事不要悶在心裏,最好當麵問清楚。

老年人應該尊重晚輩們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興趣愛好,不要以自己的標準衡量他人,多給子女一些自由的空間,多一些寬容,相信一定能與子女相處得很融洽。

老年人在寬容的同時,也要把握一個尺度,對於子女錯誤的地方,應指出來,但要注意方式,不要用高姿態去教訓子女,最好采用談話的方式,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

老年人遇事要冷靜,對子女所做的事情,不貿然批評、教訓。有些老年人好激動,常常“聽風就是雨”,不管大事、小事都愛發脾氣,這樣既可能讓子女產生反感,不利於家庭的和睦,又損害了自身的健康。

老年人需理解子女們生活上的不易,多給子女一些自己的空間,除了一些重大的決定外,對於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盡量少幹預。閑暇時間,不妨尋找自己的生活樂趣,如找人下棋、打牌、出去走動或者看輕鬆的電視節目,自娛自樂。

老年人不宜在親友中議論晚輩,更不要在子女中傳話,以免誤傳,引起矛盾。

對於子女搞不懂的事老年人要耐心指教,但最好是點到為止,切忌沒完沒了地嘮叨。

怎樣防止精神老化

精神指人的意識、思維活動和一般心理狀態,是物質的最高產物。人要正常的生活,即維持一個健康的身體,一方麵必須從物質上保證人的生理需要,另一方麵還要滿足精神上的追求,也就是要維持精神心理的平衡。不正常的精神心理狀態,會導致人體各種生理疾病的出現,最終加速人的生理衰老進程。

為了使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晚年生活質量,學會鬆弛精神緊張的方法,講究心理衛生很重要。下麵介紹一些消除緊張的方法,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加以選擇。

在精神疲憊時聽聽音樂,是一種常用的休息方式。音樂隻進入人的大腦右半球,這樣可使大腦左半球得到充分休息,減輕大腦左半球負擔,十分有益於大腦思維能力的提高。如果聽到動聽美妙的音樂時,能聞歌起舞,這對鬆弛精神緊張大有裨益。

常製作手工藝。現在越來越多的離退休老年人在鑽研手工藝,如果運用得當,會收到一舉兩得的效果。製作手工藝可以使人的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如做木工製品、縫紉、編織、製陶器、雕刻等等。

對口腔和咽喉多做運動,能促進腦部血液供應,增加大腦氧的供應量。這是因為口腔是離大腦最近的器官之一,口腔運動能增加對大腦的刺激,有利於腦部健康。因此,諸如講話、朗讀、咀嚼,甚至漱口、打嗬欠等上下齶的活動,都對增強大腦功能很有益處。

老年人要學會享受烹飪的樂趣,在煎、炒、烹、炸中忘卻煩惱。一方麵可以使人的腦部得到休息,緊張的精神自然得到緩解;另一方麵可以烹調出可口的菜肴,受到家人、朋友們的讚譽。

多與陌生人交談是活躍大腦的一種重要方式。跟陌生人談話,由於對他們一無所知,所以能帶給大腦一係列新信息,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

經常冥想。通過想象一個你所喜愛的地方,如大海、高山或自家的小院等放鬆大腦,把你的思緒集中在所想象東西的“看、聞、聽”上,並漸漸放鬆,由此達到精神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