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老年人得了病,應該學會泰然處之,從精神上戰勝疾病。
另外,忘掉年齡。
忘記年齡不是追求年輕,沉浸於年輕時代的幻想中。而是摒除消極的心理,積極地麵對生活,在有限的生命中,過好每一天。
老年人遇到天災人禍應想開一些,讓自己從中解脫出來,相信時間可以淡忘一切。否則,長期沉浸在悲痛之中不能自拔,時間過長即會損害身心健康。
現代醫學認為,憂愁是抑鬱症的主要根源,會導致老年人多種疾病纏身。因此,老年人要懂得“樂而忘憂”的道理,多尋找一些快樂的素材,讓自己的生活豐富起來。
人生中難免有一些後悔的人和事,但應該從容、瀟灑地麵對。老年人如果總去想追悔莫及的事情,日久隻能傷心傷神,不利於健康長壽。
在名利麵前,老年人多一分平靜,少一分煩惱,有利於健康長壽。心懷坦蕩、淡泊名利,既不炫耀富貴,也不戚戚於貧賤,笑對人生,苦也安然,悲也安然,富也安然,貧也安然。人生的苦悶與煩惱也就煙消雲散了,自可健康、長壽。
因此,人活在世上,要把有些事情看輕、看淡,要學會遺忘,善於遺忘。
合群心理有益健康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合群”心理,能產生安寧、歡樂的積極情緒,能夠使人精神飽滿,促使身體健康。
有知心朋友可以訴說心事的人,一般不容易沮喪。生活中難免有不順心的事,能與知心朋友談一談,訴一訴,發泄一下,他們會耐心傾聽,而且理解你及你所處的環境,容易幫助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或者,一個人遭到挫折、生活中發生重大的變故、工作上或家中有不愉快的事等,好朋友的幫助可以起到良藥的作用。
因此,為了避免情感陷入枯竭的泥潭,老年人退休後,不應離群索居、閉門不出,仍然要關心社會、樂群交友。
另外,廣交不同興趣、愛好的朋友,可以使自己晚年生活得豐富多彩。如幾個人相約參加晨練、散步、爬山,既健身又添樂趣。結伴在河溪垂釣,既養生又練智力。多結“忘年交’能使老年人萌發童心,保持心境的年輕和思維的活躍,對老年人的健康更有益。
交知心朋友需要時間和努力,彼此之間互謙互諒,在接觸中加深了解。如果有了心事不願找人談,有意躲避別人的幫助,不願意接近別人,那就應該尋找原因。孤僻和友誼是互相矛盾的。
人到老年,社交圈逐漸縮小,不免會有點寂寞,主動結交一些朋友,創造色彩紛呈的生活,可以陶冶情操,使人擁有健康向上的心理。
疲勞心理催人老
心理疲勞是由自身以及外界因素導致的自我感到疲憊的心理狀態。過度的心理疲勞,會影響身體健康,甚至成為心髒病、高血壓、腸胃病、癌症等疾病的致病因素。
造成心理疲勞的原因有很多,外界因素有:噪聲、汙染、有害環境的刺激等;自身因素有:疾病、性功能障礙等。如,過分孤獨,人際關係緊張,社會壓力等。
但是,總體說來,環境、汙染等自然因素對人的影響不是很大,而家庭不和、人際關係淡薄以及生理疾病等因素容易讓人產生“心累”的感覺。
消除心理疲勞感,要學會自我調節。首先要找出導致心理壓力的原因,盡可能先將那些煩人的事丟開,待心理狀態恢複平靜之後,再考慮對策。
老年人心理感到疲勞時,可閉上眼睛,靜靜地聽一些優美的音樂;或者到室外走走,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
人們的煩惱有80%是自己造成的。人的精神狀態與性格有關,但更主要是由後天的自然和社會環境的影響所決定的。人要學會超脫,學會理解,學會從情緒危機中突圍。
老年人對事情不可要求過高過急,身體和精神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緊張之後要來一點放鬆。必要時,適當地多增加睡眠,也是一種改善疲勞的方式。
總之,生活中不盡如人意的事很多,要正確對待客觀事物,凡事都往好處想,這是節省心理能量,減少心理疲勞的最佳方法。否則,沉重的心理疲勞會讓老年人的身體加速衰老。
固執心理有害健康
固執就是頑固地堅持自己的意見,常把自己的意見強加於人。一般來說,老年人比中青年人表現得更加明顯。
這是因為老年人本身經驗豐富,在不同的生活方式中,積累了不少積極的和消極的經驗,習慣從各種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有利於問題的解決。但在各種生產活動中,總結了一些成功或失敗的教訓,而當這些經驗已經不適應客觀環境時,在旁人看來便表現為明顯的固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