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講 各領風騷 謀求變化——明中期青花(3 / 3)

正德皇帝尚武,喜歡用武力解決問題。他覺得明朝到他這會兒特別弱,跟北方就沒打贏過,打勝仗都是洪武、永樂時的事情。於是,他要爭口氣,禦駕親征,在山西大同以南的地方與蒙古軍隊交戰。那次趕上天時地利人和,也趕上皇帝親自衝鋒陷陣,所有的人也都跟著拚命,那次確實打贏了,史稱"應州大捷"。整個16世紀,明朝就打贏過這麼一回。

伊斯蘭風格青花

正德上繼成弘,下接嘉萬,這個時期的變化是一個中心點。正德皇帝深受伊斯蘭文化影響,所以裝飾阿拉伯文字的青花瓷器在正德時期大量集中出現。伊斯蘭文化對明代的整體影響是明初上層社會的喜愛,上行下效。比如開國元勳常遇春、沐英,宦官鄭和等,這些高官都信奉回教。到了正德一朝,由於出口的需要,早期是東南亞地區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以及正德以後,青花大規模銷往葡萄牙、西班牙,這兩個國家在中世紀都受阿拉伯人的統治,所以對伊斯蘭教特別感興趣。

[http://www.99csw.com/book/plate.pic/plate_111694_5.jpg]

為什麼獨有正德一朝,阿拉伯文字是直接裝飾到瓷器上呢?明朝其他時期把文字直接寫到瓷器上並不多見,偶爾能見一兩件,為什麼到了這一朝特別多?基本上見到寫阿拉伯文字的瓷器,就是正德一朝的?曆史上還是提供了一些蛛絲馬跡,解釋它的成因。

正德十四年,皇帝寫了一首禦製詩,評論各種宗教,詩中特別推崇伊斯蘭教。每個皇帝一即位,都要先處理前朝的爛事。嘉靖皇帝即位以後,詔書裏有一條,就是說:"回回人於永,出入豹房,引誘蠱惑,情罪深重,錦衣衛拿送都察院,追問明白,議擬罪名,奏請處治。"就是說:有一個回族人,這個人叫於永,當時能夠在大內裏隨意亂走。這個人對皇帝蠱惑,讓皇帝天天不幹正事。所以他覺得這也是對皇帝有所影響的人。

正德的愛情

正德皇帝對很多民間的婦女很感興趣。正德十四年,他去大同,在一個叫偏頭關的地方停留,晚上都是歌舞招待,載歌載舞。他一下就看上一個歌女,歌唱得好,舞跳得好。他就跟隨從說:"你給我打聽打聽她是誰,想辦法弄來。"隨從一會兒告訴他:"那是一個樂工的老婆。"正德不忌諱,說:"是別人的老婆也沒事兒,你把她給我弄來。"然後,他的親信就把這個歌女找來了,送到皇帝跟前。正德喜歡得不行。這個歌女叫什麼,哪兒的人,都不清楚。史書上就一個字:劉。她姓劉,宦官們都把她稱為"娘娘"。過去是把皇後稱為娘娘,可見她的地位之高。正德就帶著這個劉娘娘到處走,覺得她有意思。史書上沒有關於她的記載,我猜測她可能是少數民族,能歌善舞,百無禁忌,跟漢族婦女的三從四德截然不同,所以把皇上迷住了。

正德十六年,皇上帶著劉娘娘到了南京。到了以後,他下了一道中國曆史上最古怪的詔令:禁止養豬,禁止屠宰豬。要知道,豬肉是南方人的主要肉食,北方都是牛羊肉。國家的政令一下,禁止飼養,禁止屠宰,南方人吃肉的問題怎麼解決呢?有人就猜測:皇帝早不下詔,晚不下詔,怎麼帶著劉娘娘到這兒,就突然下了一個詔令呢?所以,估計劉娘娘是回族人。

野史上記載,正德有一個伊斯蘭寵妃,視若掌上明珠,但這個妃子是誰,不知道。查遍與他關係比較親密的人,他最喜歡的就是這個劉娘娘。

書上記載劉娘娘陪伴正德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隻不過正德後來不爭氣,釣魚掉到水裏了,受了涼。過去我們小時候總說:嗝屁著涼大海棠。一著涼,皇上就走了。正德皇帝一生就對兩件事感興趣,一個打仗,一個女人。他所創造的很多寫有阿拉伯文字的藝術品,很可能就是千金買一笑。

[http://www.99csw.com/book/plate.pic/plate_111694_6.jpg]

2005年紐約蘇富比拍賣會上,有個正德青花阿拉伯文方瓶出現了,類似的東西曆史上從來沒有拍賣過,結果拍了169.6萬美元,折合人民幣大約是1374萬元。這件正德青花小瓶是非常罕見的一種陳設瓷,它是方的。正德瓷器中有大量方形物,這種造型可能是皇帝個人的偏愛,影響到瓷器的燒造。皇帝的偏愛跟一般人不一樣,一般人的偏愛往往影響到自己,皇帝的偏愛會影響到全局,導致所有人都跟著去學。

明中期青花

成化、弘治、正德三朝,正處在明朝中葉,宮廷內部的所有問題都困擾著皇帝。三個人的經曆有所不同,性格也迥異,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短命。皇帝短命對朝廷的統治非常不利,剛上台還沒調整好就死了,每個人都統治十多年。明朝中葉,國家不夠強大,也沒有能力去打仗,不能像永樂皇帝六次禦駕親征,直接跟北元抗爭。永樂皇帝每次出征都特別高興,一定要打贏了再回來,最後死在出征回來的路上。但到明朝中葉時,邊患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這一時期瓷器的變化,明顯地反映出從強勢到弱勢的變化。以後講到清朝康乾的時候,瓷器上也能看出國勢的變化。瓷器上有大的作為,一定是政治上先要有大的作為。當國家處於強勢之時,藝術品也一定處於強勢。但當政治處於弱勢時,藝術品也可以形成獨特的風格,不一定說弱勢就沒有藝術風格,依然可以形成。就像成化的這種很柔弱的青花,也是一種風格,這在藝術史上極為重要。

下一講講晚明時期的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