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講 各領風騷 謀求變化——明中期青花(2 / 3)

[http://www.99csw.com/book/plate.pic/plate_111694_1.jpg]

這件事過去了很久,10年後我又碰到他了。我問:"你那小罐還在嗎?"他問:"哪個小罐?"我說:"你那成化的小罐。"他說:"哎呀,讓我貪圖小利給賣了。""你賣了多少錢啊?""我賣了30萬。"今天看,他就是貪圖小利。如果那個小罐子擱到今天,大概能值2000萬元。

成化人物紋

成化瓷器的人物紋非常有特點,過去有一種說法叫"成化一件衣",就是成化瓷器上畫的人物,就光著脊梁穿一件衣服。不像後來的人物,畫的衣服還有層次感。光著脊梁穿衣服,北方人叫"耍筒子"。過去北方人管騎馬不擱鞍子,叫"驏(音產)騎";光著膀子穿衣服,叫"驏穿"。"成化一件衣"過去是個絕招,你一看就知道是成化的。問題是今天這絕招地球人都知道了,那就麻煩了,作偽的人也知道就畫一件衣。

[http://www.99csw.com/book/plate.pic/plate_111694_2.jpg]

成化瓷器中出現大量嬰戲紋碗,尤其到了成化後期。這種嬰戲紋碗實際是宣德時期首創,但宣德不作為主要產品。到了成化時期,嬰戲紋的碗變成一個非常主要的產品,顯然跟成化求子心切有很大關係。成化自從認下弘治,立完太子以後,他又生了17個兒女,可見前麵的控製有多嚴,10年一個不生。後來萬貴妃為什麼允許他生孩子了呢?估計她這麼想:反正木已成舟,索性讓他多生,讓他們自己掐去。

[http://www.99csw.com/book/plate.pic/plate_111694_3.jpg]

鑒寶

有一年,我替一個拍賣行檢視拍品,有一批他們認為不夠上拍資格,要退掉的東西,讓我幫忙看一下。我看了一天,最後剩下幾個盒,有一個盒一打開我就愣了,問他們:"這個碗為什麼要退掉?"他們說:"這個東西是康熙仿成化的,要價太高,4萬塊,估計拍不出去。"我說:"這東西是成化本朝的,我拿腦袋擔保。"我為什麼一眼就看出來了呢?因為我看得太多。成化瓷器表麵有一種很膩的感覺,有點兒像人臉上的油擦多了。這種感覺對於我來說是熟能生巧。很多東西經過你千錘百煉式的鍛煉之後,剩下的事情都是一下子。我當時一打開蓋,真是在一瞬間,就知道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東西。後來這個成化碗拍了好幾百萬。

鑒定中要找到一個本質上的感覺,這種感覺需要在收藏當中慢慢地體會,我無法傳達給你。成化瓷器有很膩的感覺,有一種臉上多塗了油的感覺,這是我在說;而你要自己感覺什麼叫多塗了油,那油一定是塗上去的,不是自己分泌的,要準確找到這種感覺。

弘治青花

弘治皇帝跟他父親是同齡即位,17歲,但他隻活到35歲。成化與弘治在心理、體質上都有很多相通的地方,都比較弱。弘治是一個天生非常膽小的人,他長著明亮的眼睛和稀疏的胡須,這是有圖為證的。剛才說了,弘治的母親紀氏是少數民族,瑤族人。我們看明代皇帝的畫像,到了弘治和正德,就是變成一種瘦小形,跟前後的皇帝都不一樣,因為他們有少數民族的血緣。

西方人認為,這兩個皇帝更像南方人,確實有道理,紀氏是從廣西來的。這兩朝皇帝因為血統關係,他們的性格特點也暗暗相傳。比如一個彪悍的民族,他的子孫後代也會很彪悍;一個柔弱的民族,他的子孫後代也比較柔弱。這點大多數人改變不了。

與他父親正相反,弘治在登基前就娶了太太,張氏。他一登基就宣布立張氏為皇後,並在以後的生活中深受皇後的影響。他十分寵愛張皇後,兩人一生中生下兩男三女。弘治一生沒有納妾,除了皇後,沒有再跟任何女人發生過關係。按正史記載,這是中華帝國史上惟一一夫一妻的皇帝。

弘治心理也有問題。他見到他父親的時候是5歲,已經記事了,記得非常清楚。一個月後,他的生母就被毒死了,這使他心靈產生巨大的創傷。弘治登基後,馬上宣布他不在人世的母親為皇太後,而且非常懷念她,派官員到廣西去找:我們祖上還有誰,一定要找到。後來跟皇上攀親的人多了,都說自己就是,出現很多冒名頂替的,但被揭露了。弘治還命令廣西和京師建造很多祠堂來紀念他的母親,以特別虔誠的心態照顧這些祠堂。

[http://www.99csw.com/book/plate.pic/plate_111694_4.jpg]

弘治的官窯非常少見,與他勤儉有關。弘治非常勤儉,很不喜歡奢華的生活。弘治瓷器中最有名的是黃釉瓷器。喜歡瓷器的人都知道,一說黃釉的巔峰之作,首推弘治黃釉。弘治青花最大的特點是畫麵留白,畫得不那麼滿,空間留得比較多。按照專業術語說,就是成弘不分,成化、弘治的瓷器不怎麼區分,特征很相似。除了有款上寫著"大明成化年製"、"大明弘治年製",這是可以分出來的,不寫就不分。實際上是可以分的,還是分得很清楚的。

正德皇帝

青花瓷到了正德時期,開始發生轉變,由清淡漸漸變得青翠起來。正德皇帝是中國明代皇帝裏最富有風采的一個皇帝,故事太多了。正德14歲即位,30歲就死了。他是明代惟一不生孩子的皇帝,沒有兒子,所以明朝皇帝的少數民族血統到此為止。後麵即位的嘉靖是他堂弟,就屬於另外一支了。

正德皇帝出生的時辰,按時、日、月、年這麼排列,是申酉戌亥,命理特別好,叫"貫如連珠",據說明朝皇帝裏隻有朱元璋有這麼好的命理,其他人都沒有這麼好,所以他特別高興。但正德不守規矩,喜歡女色,喜歡習武。他在北京西華門外營造了豹房,然後在遠離京城的宣化搞了個宣府,都是他尋歡作樂的場所。正德尚武,整天舞槍弄棒,封自己為"威武大將軍朱壽",不願叫皇帝,非說自己是將軍。朱壽,是他給自己起的名字,希望自己活得長,沒想到活得那麼短,30歲就死了。他還給自己封了個鎮國公,發軍餉。正德什麼事兒都幹,就是不幹正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