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講 一統江山 君臨天下——元青花(3 / 3)

由於這對元青花大瓶太有名了,就以它為準,把元青花中紋飾層次豐富的都叫"至正型"青花。至正朝一共多少年?28年。因為至正型青花太有名了,所以仿元青花一定仿至正型。我見過一個人,跟我說:"馬先生,我的至正型青花,從至正元年到至正二十九年的全有。"一年一個,29個。至正一共才28年,他有29年的。他體現了一種什麼精神呢?無知者無畏。

元青花概況

著名的元青花有幾次出土。一次是1964年,河北保定出土了一批瓷器,總共有11件,其中有6件元青花,件件是國寶。第二次比較重要的大規模出土是1983年,江西高安的窖藏,有18件元青花,包括我講過的"六藝"梅瓶,是迄今為止元青花最大的一次發現。當時我們對瓷器的認知還不是那麼深刻,元青花出土後沒有立刻受到重視,沒想到它是一個轟動世界的發現。

再有就是建國初期,南京沐英墓出土了一件非常著名的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人物紋的元青花梅瓶,重要的國寶,現藏於南京市博物館。

[http://www.99csw.com/book/plate.pic/plate_111692_9.jpg]

元青花在全世界的博物館裏大概有幾百件。比較多的地方是土耳其的托布卡比宮,有大量元青花,精美至極,都是當年作為禮品或者商品運至托布卡比宮的,至今都在那裏。

元青花的工藝特點與我們想像的有一點不同,它是模製,所以八方瓶、六方瓶、扁瓶特別多。

為什麼要模製呢?首先是為了提高生產效率,事先把模子做好,把胎壓在裏頭成型,省事兒。還有是當時要用瓷器仿製波斯的金屬器,拿瓷土直接捏成金屬器的樣子比較難,一定要有模子,有標準。扁方造型比較便攜,圓型的東西隨身帶著不方便。

[http://www.99csw.com/book/plate.pic/plate_111692_10.jpg]

元青花上多畫牡丹。牡丹是少數民族最推崇的花卉,在遼、金、西夏、元代瓷器中,都被大量繪製。首先從社會學的角度觀察,牡丹代表了富貴,也是中國的國花。再有一點,少數民族的心胸都比較開闊,對那種小型的花卉都不感興趣。不像我們漢族人喜歡梅花,枯梅,一個樹枝上最好就一朵,還半開不開的,比較酸。少數民族一看就火了,他一定要看大花。所以,少數民族喜歡牡丹花有一定道理,跟生存環境和性格狀況有關

元青花的被社會的關注就是近些年的事情。我們說過,研究它不過二50多年的時間。當研究成果公布於世,大家都能夠公認元青花是中國非常重要的一個發明創造的時候,全社會才給予關注。在那以前,我們民國初年,清朝的時候都認為青花都是明朝的,都認為是永宣時候的。我們下一講就講永宣。他認為都是永宣時候的。後來才發現有相當一批東西是早於明朝,元朝就有了。尤其碰見了這個至正型的大瓶,真是感謝張文進——就是那個大瓶的施者——感謝他在上麵寫了這排字。要不然,我們沒有證據證明這麼漂亮的東西是那個時期燒造的。

投資的神話

英國在2005年還有一個鄉村有一個小的拍賣行,拍賣了一個震驚世界的元青花,非常有意思。這件東西,因為記錄非常清晰,所以它後來被後人就津津樂道。有一個老頭,他們家地上放著一個元青花的葫蘆形的大瓶。他們家的狗天天從這瓶子麵前走來走去,大尾巴在瓶子上掃來掃去,走來走去。後來來了一個行家說,你們家地上怎麼有這麼貴重的一件東西啊?老頭說:是很貴重嗎?在我們家擺了很久很久了。那麼他說:我們能不能拿到拍賣行給你拍拍看,老頭說行。就拿到拍賣行。這個瓶子當時拍了多少錢呢?因為它是在英國鄉村很偏遠的一個拍賣行。很多競價者都沒有到場,不知道。所以拍得不高。拍了多少錢呢?當時拍了折合人民幣大約5000萬塊錢。據說,老頭杵著這個手杖在門口領著他們家狗就看楞了。他沒想他們家所有財產加起來都不頂這個擱在地上的瓶子值錢。然後就拍了拍很懂事的那條狗,那意思就是說,你這麼走沒把我這瓶子摔了真是萬幸啊!

[http://www.99csw.com/book/plate.pic/plate_111692_11.jpg]

後來的事就更有意思了,就要查一查這個瓶子的來曆。他的檔案工作做得好。西方人比東方人願意保存檔案,所以查了一下,他的祖上是在1900年5月23日花10英鎊買的這個瓶子,記錄在當天的日記中,有記錄。那麼到賣的那一天,整整走了105年。105年這個東西漲了多少倍呢?它當天賣的英鎊,是344.5萬英鎊,它在這105年裏它漲了大概35萬倍,攤到第一天上,每天漲了10倍。我們每個想投資的人都很願意聽這個消息,在自個兒身上發生。每天10倍,打他投錢那天起,每天漲10倍。我10塊錢買的東西,第二天變成110塊,第三天變成210塊,每天都以基數上這麼遞增。遞增了105年,中間曆經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曆經了無數次經濟危機,居然賣了這麼高的一個價錢。

那我跟很多搞投資的人聊天,我就說起這事。投資的人說,不可能,哪兒可能出這種事啊。這聽起來都跟"天方夜譚"一樣,但這個事就發生了。

君臨天下

中國陶瓷自發明的那天起,品種不斷增加。唐宋時期,中國陶瓷攀上了一個高峰。所有的陶瓷體係都是各領風騷,但是元青花的出現一統江山,君臨天下。到元青花的出現,確立了青花的霸主地位,確立了景德鎮瓷都的地位,七百年來無法撼動。

它一定有原因。元青花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力量能夠在這麼殘酷的市場上能夠站穩呢?

首先,它是漢族文化、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的一個結晶。

市場的熱愛也是元青花繁榮的一個動力。因為有市場,有需求,元青花出現以後迅速膨脹。我們知道,後來明代、清代瓷器都是以青花瓷為主。

那麼,青花瓷的特點是什麼呢?首先它是以優雅悅目的藍色為陶瓷開辟了裝飾新路。在它之前的陶瓷沒有這麼漂亮悅目。這個藍色對任何層次的審美都會有非常強烈的感受,不排斥。有些色澤是有的人喜歡,有的人不排斥,排斥青花顏色的人幾乎沒有。

第二,是它發色穩定,成品率高。從工藝上它有所突破,相對容易達到一個高標準。

第三,就是它的質地優良,從內到外,所以它才具有極強的市場競爭力。

正是因為元青花的這些特點,它才確立一個霸主地位。元青花的出現,它一反宋代追求的那種含蓄美,那種自然美。它是奔放的,它強調的是人工美。所以它改變了宋代以來的含蓄的美學觀,開辟了陶瓷的新的一條路。

後來能夠撼動它地位的瓷器隻有清代中後期出現的粉彩可以跟它較量。我們講到粉彩的時候會講到這些。

那麼,我們下一講就講明代的早期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