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代瓷器
遼在曆史上不停侵犯北宋國土,為什麼?窮,國土上沒什麼資源,北宋生活得好,他光瞧著不行,得過來拿點兒,所以遼多次進犯北宋。北宋重要的北方窯口定窯,在定州這個地方,曾在宋跟遼的拉鋸戰中五易其手。遼人看到雪白的白瓷,垂涎三尺。定窯是當時非常重要的商品。天顯三年(928),遼兵又一次攻下定州,在那兒待了八個多月,很長的時間。八個月的時間足以把這個地方的經濟以及生產情況了解透徹。遼國當時急需這些人才,不排除一種可能,就是把這些人才帶走了。所以遼代出了一種非常重要的瓷器叫"遼白瓷",非常白,與定窯白瓷非常像,不是專業人員,幾乎不能區分。
[http://www.99csw.com/book/plate.pic/plate_111691_1.jpg]
遼代瓷器的產生,跟當時遼和北宋之間訂立澶淵之盟有關係。公元1004年,即景德元年,這一年簽訂的澶淵之盟,遼國得了便宜,坐享歲貢,每年宋朝政府該給多少錢就給多少錢,該給多少東西就給多少東西。這個大的政治前提的出現,為瓷器奠定了一個非常好的生產基礎,遼代的瓷器也得以發展。今天能夠發掘出來的遼代的瓷窯大約有七座,離北京最近的一座就在北京門頭溝。
[http://www.99csw.com/book/plate.pic/plate_111691_2.jpg]
遼代瓷器中有三彩器。宋代也有三彩,受唐三彩影響。遼三彩跟宋三彩之間,可能相互都有影響。遼代瓷器中還有一種很特殊的瓷器,方盤,方形的盤子。瓷器一般都是圓的,上轉盤一拉就圓了,方的反而不好做。那遼瓷為什麼做成方的呢?因為遼在曆史上都是用木頭盤,木頭做成圓的麻煩,做成方的簡單。所以當用陶瓷做的時候,還是沿襲舊製,也做成方的了。
遼代典型器皿
遼代最典型的器皿都是什麼呢?遼代獨有的瓷器首推雞冠壺。這種壺上麵有一塊像雞冠子,非常形象,有黑的、黃的、綠的。雞冠壺由皮囊壺演化而來,模仿皮囊的樣子。這種造型就不是陶瓷的正常造型,陶瓷最容易做的就是圓器,把陶瓷做成這種扁扁的樣子,不是很容易的事。但是,皮囊壺有一種民族感情在裏麵。遼代最早都是用金屬器和皮革器,遼人從小使這個,祖上傳下來的就是這個,所以盡管換了材料,也還要做成這個樣子。這是遼人文化上的追求,完全是文化的力量,這一點很重要。
[http://www.99csw.com/book/plate.pic/plate_111691_3.jpg]
第二個就是雞腿瓶,也是遼國非常盛行的,一直延續到金元。雞腿瓶很形象,像雞腿似的,細長,可以插在馬屁股的兜子裏麵。瓶上一棱一棱的,是為了防滑。有的雞腿瓶上麵寫著"葡萄酒",說明是裝酒用的器皿。這是少數民族特有的瓷器,漢族人不用。少數民族使用它主要是為了便攜,這是民族特性使然。
[http://www.99csw.com/book/plate.pic/plate_111691_4.jpg]
再有就是摩羯魚壺。摩羯魚,反映的是魚化龍的瞬間,腦袋已經變成龍頭,身子還是魚尾巴。佛家認為它有護法的作用,能驅凶辟邪。摩羯魚壺是遼代瓷器中極為特殊的一種,過去都說它價值連城。北京故宮有一件,被定為一級文物。
辨偽
有一次我去一個單位,一推門,屋裏坐了很多人,桌上擺了兩件瓷器,一個摩羯魚壺,一個龍泉窯帶褐斑的玉壺春瓶。我一進去,他們說:"喲,馬先生來了,給看看這個怎麼樣啊?"我呢,得先判斷這是怎麼回事,再判斷那是什麼東西。我就問:"這是怎麼回事啊?"他們說:"這東西已經買了,你再給看看。"我想,無非就是讓我說個好,錦上添花嘛。
但我一看那兩件東西,確實有問題。但買主賣主都在現場,我既不能說這東西不真,也不能說這東西好,隻好說:"我保留個意見。"保留意見的話,態度就很曖昧,人家也不是很高興。我就坐下來跟賣主聊了會兒天,瞎聊,聊完以後,我就知道問題所在了。賣主走後,我跟他們講:"這個東西可能不真。"他們說:"很多專家都看了,肯定是真的。"我說:"這麼辦,我再給你找一個去。"我就真到北京的各個市場,通過各種關係,找著一個摩羯魚壺,跟那個一模一樣。我就送了人家一本書,把東西借回來了。我拿著那壺回來給他們看,他們一看,說:"喲,壞了,又一個!怎麼一模一樣?"我說:"還有好多呢,都一模一樣。"他們沒轍了,就問我怎麼看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