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私訪(2 / 3)

籬笆外,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家,手裏拿著鋤頭,正在翻地,按照季節來看的話,已經過了翻地的季節,這應該是第二次翻地,鬆鬆土,好讓土壤之中的農作物有更好的發展空間。

北方的村落和南方的村落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同樣都是莊稼地,但是南方多以水稻為主,北方多以大麥為主。

至於玉米這些東西,南北方倒是沒有多大的差異,頂多就是玉米的口味和品種不一樣。

元正和齊冠洲來到了這位老人家的家門口。

老人家見狀,放下了手裏的鋤頭,走上前來,慈眉善目的笑道:“兩位大人稍等片刻,我去給兩位大人斟茶。”

元正柔和一笑道:“那就多謝爺爺了。”

老人家先是走進堂屋裏,搬出來了兩個木凳,讓元正和齊冠洲有坐的地方,再接著,搬出來了一張木桌。

隨後,才進去開始燒水,泡茶。

元正打趣道:“南人都很客氣啊,待客之道,很周全,明知道我們是陌生人,還是如此熱情的招待我們兩個人。”

齊冠洲白了一眼元正,應道:“侄兒看樣子,哪怕立事了,哪怕親自上過戰場了,看來還是不懂得民間疾苦啊。”

元正好奇問道:“叔叔這的是哪裏話?”

齊冠洲道:“我們兩個人都是錦衣玉帶來到這山野之間的,這位老人家心裏肯定想著,我們可能是從城裏來的大人物,好生招待一番,雖然會浪費一些粗茶淡飯。”

“可若是不招待我們的話,老人家又害怕我們兩個人,會對這位老人家有所看法,從而在一些地方為難一下。”

“對於這個老人家來,若是通過我們兩個人,結下一份香火情,那也還算是不錯,萬一老人家膝下有兒子,在軍伍之中,通過我們,也能讓自己的兒子在未來有一個走後門的機會。”

“橫豎都不吃虧嘛。”

元正看了一眼田野,又看了一眼舊南越湛藍的空,山清水秀,風雅成。

古怪笑道:“沒有想到叔叔這樣的武將,也懂得這些人情世故,我還以為叔叔隻是懂得沙場上的事情呢。”

這話得比較保守,元正之所以這樣,那是因為齊冠洲本身就是武將,武將的重心就應該放在沙場之上,而不是一些不符合自己身份的地方上。

廟堂上的事情,齊冠洲也懂得不少,但和真正的文人比較起來,齊冠洲還是相差了一些火候。

齊冠洲笑道:“這些年來,在舊南越也沒有戰事,除了研究人情世故,安撫民生之外,再也沒有其餘可以放開手腳的事情,驅車獵鹿,徹夜不歸的日子,那也是你們這些年輕人應該去幹的事情。”

“而我這樣的中年男人,對於美色也沒有那麼大的心氣兒,隻能一心的想辦法更上一層樓,人到中年萬事休,那指的是一部分功成名就的中年男人,像我這樣的半吊子,還需要好生努力啊。”

元正輕聲問道:“叔叔當年若是不走參軍入伍的路子,成為士子,入朝為官,如何?”

齊冠洲的眸子裏閃過一抹憂鬱,苦澀笑道:“當然也有想過,在我的時候,聽到過最大的話,就是好好讀書,日後升官發財,成為人上人。”

“讀書而入仕途,繼而升官發財,這似乎是很多人的夢想。”

“當年我也是那樣的一個人,跟著私塾先生也學過幾年,但是自己的學問吧,屬於野路子的那一種,和真正的士子比較起來,相差甚遠。”

“可又不想一輩子低人一等,便豁出性命,參軍了,然後就進入了你父王的麾下。”

“我終歸是一個讀過書的人,在軍伍之中,因為多少還有些才華,晉升之路還算是比較順利,三五年的時間,就成為了你父王的左膀右臂。”

“我也實現了我最初的夢想,卻也看見了更加遼闊的與地,我那點才華,真的是不夠用。”

才華這個東西,真的存在,卻又看不見摸不著。

才華也分正統和野路子。

有些人出生比較正統,接觸到了大多數人都無法接觸到的學問義理,都能硬生生的養出一身才華來。

有些人則完全是野路子,才華都是靠自己悟出來的,這樣的才華有用,甚至獨有用處。

卻往往得不到世家大族,朝堂正統的認可。

有的時候,其實也不是才華不行,隻是沒有施展抱負的機會罷了。

或者,有施展才華的機會,卻也沒辦法徹底的施展開來,總是差了一點機緣造化。

齊冠洲的才華,就屬於後者,可以施展,卻又沒有辦法完全施展開來。

老人家端了兩碗春茶上來,茶香清香,茶韻,幾乎沒有。

元正覺得,茶韻這種東西,是看自己能不能感受的出來,而非明麵上的茶韻。

齊冠洲也是這樣的人。

喝了一口茶,老人家有些不好意思的道:“粗茶而已,還望兩位大人不要嫌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