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的大太陽,曬幹了泥濘的蜀道。
永昌平原上,整整二百萬大軍,整齊列陣,兩位大秦親王,並駕齊驅。
五萬均在象境往上的精銳步軍,形成長蛇之狀,筆直的進入了蜀道。
經過連日以來的叫陣,鐵函不是將劉甲折騰的沒脾氣了,起碼,也沒有多大的火氣了。
五萬精銳開道,後方,大秦的強弓勁弩形成遮箭雨,朝著蜀道裏的蜿蜒曲折之地鋪蓋地的貫射而去。
轟隆隆!
箭雨亦可形成地動山搖之勢,如此強大的箭雨,縱然葉全賬下的精銳陣師撐起護山大陣,也是不出意外的被強行破開,一座座恢弘的陣法,轟隆隆的被破碎開來。
五萬精銳步軍,進入蜀道之後,幾乎無懼對方的山石滾落,木樁亂砸,暗箭無數。
抵達象境之後,感知異於常人,暗中的箭矢從何處而來,可第一時間察覺到,從而進行規避。
山地戰,對於大秦精銳步軍來,也並非什麼難於上青的戰役,隻要進入蜀道,短兵相接,這五萬精銳步軍,幾乎形成了虎入羊群之勢。
況且,這五萬步軍當中,境界修為最低都在象境,道境,元境,甚至化境高手,也有數百名。
用來開辟蜀道,絕對是夠了。
前方開路,後方兩位親王率領精銳鐵騎,尾隨而至。
起初,勢如破竹,所向無敵。
隻是一日時間,就殺到了蜀道半中央地帶。
可是蜀道中間,有一高地,名曰降龍穀。
地勢險峻,高聳,居高臨下,縱然有五萬精銳開道,可是從高處墜落下的巨大山石,對於這五萬步軍而言,亦是一個不的打擊。
司徒北親自鎮守降龍穀,隻要那開辟蜀道的精銳步軍來了,就是從而降密密麻麻的箭雨。
此處地勢過於險峻,大秦的強弓勁弩的射程,也很難越過降龍穀,傷及到司徒北。
怎麼看,都是一個久攻不下的地方,遙想當年,縱然是大將軍龐宗親征,來到了這個降龍穀,也差一點被降住了。
地勢險峻而完美,將士們一旦組合列陣,陣師們布置護山大陣和殺伐大陣,可形成一個完美的循環,縱然是境高手遇到了重兵把守的降龍穀,那也是有力氣使不出來。
司徒北看向了漫漫蜀道,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血腥味,這五萬精銳步軍,起碼斬殺了十萬之眾。
如今雖未細算,這五萬步軍損失了約莫有一半有餘了。
這樣的代價過於慘烈,年輕氣盛的司徒北,看到大秦軍旅強勢之後,心中也是一陣恍惚。
這一戰,用不到任何的計策戰術,就是雙方硬碰硬,掌握主場優勢的司徒北,利用降龍穀地勢,溫水煮青蛙般,消耗著大秦五萬精銳步軍,有些化境高手,數次差一點殺到了高地之上。
不過化境高手想要破開這裏的護山大陣和殺伐大陣,幾乎是不可能的。
從而降,雷光無數,一道道刺目的閃電,伴隨著轟鳴,無差別落下了降龍穀之下。
殺伐大陣一旦啟動,便是翻地覆之勢。
罡風浩蕩,罡風中伴隨著無數的毒箭,也伴隨著風雨雷電,空中,雲波詭譎。
地法則激蕩,庚金殺意肆虐,宛若地獄之門大開,釋放出了無數的九幽惡鬼。
如此地勢之下,縱然是境高手也是束手無策。
玄風親王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猛攻,都將此地久攻不下,大秦鐵騎在蜀道裏也放不開手腳,在狹窄的蜀道裏顯得異常擁擠。
隻要越過降龍穀,後方蜀道雖然依舊險峻,不過那已經是居高臨下的地勢了,玄風親王也可利用蜀道的優勢從北而南,發動猛攻。
誰讓降龍穀是蜀道最為高聳的地方呢。
除了硬來,沒有別的辦法,當年龐宗在這裏,也是硬來,久攻不下,差點耗空了國庫。
連日血戰下來,玄風麾下的五萬精銳步軍,幾乎都死在了降龍穀之下,不曾登臨那龍頭之上。
然而,降龍穀上方的司徒北三十萬大軍,卻是毫發無損,仍然有再戰之力。
將士們盡管疲憊不堪,可和大秦的將士們比較起來,司徒北占盡了便宜,起碼在製高點上搞事情,就連他自己,都沒有親自上陣殺敵。
連續十五日,整個蜀道水泄不通。
大秦步軍死傷十餘萬,依然沒有將降龍穀撕開一道口子。
這一日,司徒北依舊在降龍穀最高處仔細留意著敵軍狀況,連番血戰下來,哪怕是大秦兩位親王,也要傷筋動骨一番,暫時沒有一戰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