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親王所言極是,朝鮮王聽聞大清威名便是誠惶誠恐,願意上貢。
如若攻打,必不需多少時日便可拿下全境!
到時再擇情對付大明,一來安心些,不用擔心朝鮮,二來也能多收集些情報,斟酌一番。”
孔有德在邊上也是連忙順著多爾袞的意思逢迎著。
雖然他也被封王,可是他一個漢人封王,和人家滿族本家封王還是有所區別的。
至少地位上,是絕對不會處於平等位置的,別親王了,就是郡王,孔有德也不敢得罪。
不過他也沒錯就是了,朝鮮對比於清朝此時的八旗而言,雙方兵力的確根本不可相提並論。
這時候朝鮮的兵力不要對付八旗了,就是大明境內隨便一支起義軍都有可能把朝鮮給幹反。
畢竟,現在的朝鮮也僅僅隻是朝鮮,跟當年隋唐年間的高句麗可完全不一樣。
代表蒙古族的八達禮則顯得有些無所謂,反正他們也不是八旗當中的主力,隻是偶爾看心情才會參與其中,平常更多的還是給他們提供牛馬。
所以,最終也隻是用蒙語了一聲大汗隨意,他可以配合便不再話。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讚同先去攻打朝鮮,也有一些人認為應該乘大明崇禎剛死的大好時機,先去大明那邊打一番草穀再。
因為在他們心目中,大明可比朝鮮富有多了,就算把整個朝鮮都打下來,獲得的收益也不一定有去大明打一番草穀獲得的收益多。
不過,皇太極本身還是有一定的野心的,也很想再增加自己的勢力範圍,所以在私底下斟酌了一番之後,最終還是選擇按照原先的計劃,先拿下朝鮮再。
因此,最終拍板道:
“罷了,還是按原先計劃來!
過兩日,朕便親率十萬大軍攻伐朝鮮,多爾袞,你率領五千八旗子弟南下大明,打探一番!
不過也莫要深入其中,探知到他們具體情況和兵力之後,便速速退回。
待本汗凱旋歸來之際,再行商討對明之事!”
皇太極到底才做了不到一年的皇帝,本身也不是很習慣朕不朕的。
所以,著著就不由自主的代入以前的習慣,自稱起本汗來。
“諾,大汗!”
多爾袞及座下諸王公大臣皆是低頭恭禮應諾。
是年末,十二月初,皇太極率十萬大軍親征朝鮮。
……
薑浩在畢禾走後,就開始布局組建華夏政府,並且安排大大的各種職能政府人員入職,行使總理職權。
除此之外,也開始頒布各種各樣的政令。
雖然目前涉及範圍僅僅隻包括了京都周圍以及山西全境,但是這些政令遲早都是要頒布的,現在在目前僅有領地內頒布出來,也能提前檢驗一下政令效果。
出了什麼問題的話,範圍也能夠及時止損並且修正。
政令內容很多,但是相對核心的也就隻有三條。
一是廢除農民除農稅以外的其他所有賦稅。
也就是,除了種的糧食依舊還需要繳稅之外,其他諸如人口稅和勞役之類的各種苛捐雜稅,全部都被廢除的幹幹淨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