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科學興國(求月票)(1 / 2)

其實按照慣例,科舉試題早就該出好了,而且出題之人應當從一開始便“與世隔絕”,以防泄題。

然則大明立朝二百多年,這格致科還是頭一次,從負責出題的禮部到實際更會出題的工部都沒有經驗,同時因為收複北京期間事務繁忙,出題這幾位都是一身朝政纏著,也無法回避他人。

於是宋應星便建議,擬了個“題庫”,供大明格致學最為精通之人——當朝子從中選擇。

朱琳渼遂吩咐眾朝臣各自散去,返回禦書房開始整理試題,幾乎是熬了一個通宵,總算在次日一早從上千道題目中挑出二百多道作為格致科舉之用。

而後徐爾路帶了一眾禮部官吏進宮,領了題目,開始在文淵閣謄抄,黑前總算才將數百份試題備妥……

南京城中正人山人海,行人笑談穿梭,路旁商販高聲叫賣,其中不乏金發碧眼的夷人。貨物更是琳琅滿目,各種稀罕物隨處可見。

正值朝廷鼓勵海上通商,王師又在北方打了大勝仗,加上新設格致科即將開考,各地商賈、學子齊聚,端的是熱鬧非凡。

順府的警察為保證治安,也加派了不少人手,雖使街上更顯擁擠,卻始終井然有序。

兩名身著青衫的中年人沿街而行,不時高聲交談著。

“杜兄過謙了,你雖未入格致學府,卻曾師從夢閣先生,此次定能高中!”

他的夢閣先生便是著有《武備誌》、《九學十部目》等書的大家,茅元儀。

姓杜的舉人忙擺手道:“錢兄過獎了,區區不過是在茅大人手下做些謄抄之事,遠比不了錢兄在格致學府所學專精。實話,若是早知朝廷對格致科如此重視,弟早就入學府求學了。”

錢氏也感慨道:“我當初乃因家中貧困,聞格致學府包吃住,打算去學些謀生之技。哪知如今格致學也得入大雅之堂……”

二人正著,忽聞路旁有人叫賣,“上等的精製鋼筆,堪比蘇記珍品行所出,隻要五錢一支!結實耐用,快來看啊……”

錢舉人聞言駐足,“我們江西那邊一支鋼筆少要賣到二兩銀,南京這邊竟如此便宜!”

杜舉人笑道:“錢兄有所不知吧,朝廷在東番、幾內亞等地開了銅礦,銅價降了數倍。加上製筆的匠人日漸多了起來,這筆價自然就低了。”

他拉著同伴撥開購買鋼筆的學子進了店中,對掌櫃的道:“給錢兄取一支來。”

錢舉人接過那筆,不禁眼前一亮。

黃銅筆尖做工極為精良,開縫緊致,幾乎密不可見。筆身前半段也是銅製,上麵刻了叢竹子,筆杆則是耐潮的櫸木,打磨得極為光滑。

得益於各種精致測量工具以及科學加工方法的普及,如今大明工匠的精加工能力已極為高超,僅是這支鋼筆便可看出一二。

錢氏拿著鋼筆愛不釋手,雖竹筆也能湊合用,但肯定沒有這鋼筆好使。

他咬牙取出半個月的生活費,卻見杜舉人已付了賬,忙道:“這如何使得?”

“我與錢兄一見如故,些許饋贈,不足掛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