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丘後麵的三十多個人也跟著殺了出來,手中刺刀整齊狠辣,幾個起落之後,薛推官連同手下的人就全都倒在了地上。
一眾百姓呼啦將他們圍在當中,有十多名挎刀的漢子撥開人群,上前便要跪倒,“草民見過軍爺,多謝軍爺救我鄉親。”
持銃之人忙將他們扶住,為首的笑著道:“不必多禮,都是分內之事。”
旁邊有百姓好奇詢問,“不知軍爺可是朝廷派來救我們的?”
“正是。”那軍官點頭,又問道,“大家可知這附近哪裏還有被賊人挾持的百姓?”
“有幾千人朝東邊去了。”立刻有人答道。
“過了山陽,東北的河邊人最多。”
“我還聽蘇咀西麵有虜賊的糧草沒運走。”
“山陽城中也有屯糧……”
那軍官轉向持刀的那些青壯年,“諸位好漢可願隨我等去救下更多百姓?”
這些人昨晚遇到明軍時還甚為猶豫,有些人拿到軍器都不敢留著,隨手就丟在了荒地中,隻有五十多人將兵刃藏在了行李中。
但經過剛才摧枯拉朽的一戰,他們對明軍和自己的信心都大為增強,當即便紛紛上前,“自然,我被這些狗賊害得無家可歸,恨不能將他們挫骨揚灰!”
“走,跟著軍爺殺韃子!”
“他娘的,反正家也沒了,殺韃子,報仇去!”
其他百姓見狀也都摩拳擦掌,“算我一個!”
“別看老漢年級大了,但手挑二百斤不成問題!”
“我也去……”
這群百姓雖有三千來人,但青壯年不過四百人,餘者皆是老弱婦孺,卻有超過三百人要隨明軍去打韃子。
那軍官最終挑了一百四十多人,撿了清軍兵刃,又在不遠處的大樹下取了十多支火銃,分給會使喚的獵戶。
而後一行人迅速朝東趕去,營救那邊的數千百姓。
同樣的一幕幕在淮河南岸到處上演,僅僅兩工夫,就有三千多驅趕百姓過淮河的漢奸或建虜被襲殺,六萬多百姓獲救。
而來時的四百明軍龍騎兵身後,已跟了兩千多人,正準備去奪取清軍蘇咀糧倉。另有兩三千得到武器的百姓分散各處,繼續搭救其他人……
淮河北岸。
沐陽城。
“陳邦選這個廢物!”多爾袞將身旁木幾踹得飛出老遠,怒吼道,“四千人馬,竟連十幾萬賤民都看不住!人沒帶過河也就罷了,他竟敢丟下幾萬石糧米逃了回來!”
他一指身旁鼇拜,“去,把他給我推出營外砍了。”
旁側馬光遠忙勸道:“殿下,南岸無險可守,南軍驟然而至……而且,這未戰先斬大將,於軍心不利啊。”
多爾袞正欲再罵,卻見手下護軍統領進來稟報,“主子,肅親王已至邳州。”
多爾袞目光一寒,轉頭低聲問馬光遠道:“那邊都準備好了?”
“回攝政王殿下,早已備妥,萬無一失!”
“好!”多爾袞撫掌,沉聲道,“傳令,護軍拔營,隨我去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