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使不得啊!”
黃道周得知太後來了自己府上,原本還想繼續躲著,不料直過了醜時仍未見太後有離開的意思。他無奈之下隻得現身,卻驚聞太後要讓子退位,當即嚇得周身劇震。
他跪伏於地,不住頓首道:“君位事關下安危興亡,不可輕動,還請太後收回成命!
“老臣一定設法令聖上平安歸來,萬不可因一時之困……”
曾太後重重歎了口氣,打斷他道:“黃閣老,你覺得除此之外,還有什麼辦法能保源兒性命無憂?”
“有,肯定有辦法!”黃道周抬起頭來,愣了半晌,卻再接不出下文,隻得喃喃著,“容老臣再想想,再想想……”
他見太後神色堅決地又要再提退位之事,忙搶先一步道:“啟稟太後,事關大明社稷,老臣一人又如何能做決斷……還是,先將路閣部、楊閣部他們都請來,眾臣共議之。”
他思忖著多找些人來一起勸諫太後,總能有人服她,也好幫自己分擔些壓力。
曾太後點了點頭,“也好。”子退位這般大事本來也不是她一個人能了算的,早晚都得舉朝商議才行,“隻是每拖延一刻,子的危險便大了一分,還請黃閣老盡快召集諸位大人,我就在永壽宮等著。”
“老臣謹遵懿旨。”
色還未放亮,黃道周便帶著路振飛、楊廷麟、何楷等內閣大學士,以及都察院禦史、都給事中、七部正副主官等共二十八位朝廷核心大員匆匆趕至紫禁城。
雖還未到開宮門的時辰,但依曾太後懿旨,神武門左側被禁軍推開條縫,自有太監帶著諸位朝臣往永壽宮而去。
“我要的就這些。”曾太後望著屋中跪了一地的重臣,急切道,“還請諸位大人盡快決議,好令源兒早日脫困。”
黃道周向路振飛等人使了個眼色,一同拜伏,“聖上身係下,不可……”
卻不料一旁楊廷麟用更大的聲音道:“臣,代下黎民蒼生,叩謝太後與子大義!”
黃道周等人俱是一愣。
楊廷麟繼續朗聲道:“江北東虜窺伺,數十萬人馬如狼似虎,隨時準備南侵。若大明內部再啟戰端,華夏子民自相殘殺,卻令虜賊得利,當真是親者痛仇者快!
“太後體恤下百姓,顧念大明百年社稷,舍子一人之位,使萬民蒼生得活,全驅虜複國之要,乃無上大義!功至千秋!”
他話音甫落,戶部侍郎林尊賓、工部侍郎宋應星、禮部侍郎徐爾路、宣部郎中洪思等人隨即伏身應道:“臣感太後與子大義!”
隨後大學生郭維經等幾名與曾太後有些淵源的官員對視一眼,雖心中並不情願,但方才他們在宮門口便得了太後吩咐,隻得跟著拜道:“太後大義,下感佩!”
黃道周沒想到自己搬來的救兵竟然會“幫倒忙”,還未及反應,就見曾太後已站起身來,“既然諸位大人都覺得可行,那此事便這麼定了。退位詔書等具體事宜還要煩請黃閣老與諸位處置,最好明日之前即能宣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