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元附近負責接應的張獻忠義子劉文秀見到幾十名禁軍抬了子屍首而來,登時大驚失色,忙下令大軍退回廣元,闔城以備不測。
但等他手下親兵關上城門,再回身清點人數,這才發現方才不過七八裏路,其所部一萬“精銳”便已逃得僅剩不足千人。而廣元逃兵多有坐騎,這下張獻忠駕崩的消息就傳得更快了。
豪格頂盔摜甲,就等在曾家山北側二十裏處。
太陽才剛剛偏西,便有其手下甲喇章京格布庫帶了十多人飛馬來報,“大將軍,大事已成!張獻忠為我大炮擊斃!”
豪格激動的握馬鞭的手都在發抖,又確認了一遍沒有聽錯,當即向身側部將星訥、都類高聲道:“按先前定計,率所部人馬疾速南下!”
“嗻!”
二人軍中鼓聲大作,早已候在此處的近三萬清軍動了起來。星訥帶了四千騎兵先朝廣元襲取,都類則領大隊步卒隨後跟進。
豪格沒想到竟然如此順利,心中不禁大為後悔,怎沒將所有人馬都帶出來?他忙又命令格布庫立刻返回漢中,調那裏駐守的人馬攻四川,僅留五千人守關。
當日還沒黑,星訥大軍便已將廣元城死死圍住。
由於張獻忠新喪,大西軍士氣極低,若非劉文秀帶著親兵巡城戒備,怕是早有人開城獻降了。
不過他能製止士卒獻城,卻擋不住手下逃跑——脫了軍裝混入城裏,立刻變身百姓。
待到黎明,劉文秀再次點兵,發現所部竟逃得不足五百人了,這其中還有三百是他心腹親衛。
他心知廣元絕守不住了,趁色尚昏暗,開了南城門,殺出一條血路,逃往劍門關而去。也是他臨機決斷夠快,當正午,都類數萬大軍便已過廣元直奔劍門關。
劍門關乃是入蜀必經之要道,但之前誰也沒想到建虜會這麼快殺到這裏,故而並沒有多少守軍。等劉文秀趕到時,關隘中的士卒也已跑了個七七八八。
他正焦急之際,有親兵稟報,二將軍率兵來援。
劉文秀大喜,急忙迎了出去,見到李定國後差點兒沒哭出來,先痛述皇帝被害的經過,又問道:“二哥所部都帶來了嗎?”
李定國也是無奈搖頭,“父皇這一去,引得軍心大亂,我手下士卒多有逃散,此時僅剩了不到五千人馬。”
劉文秀聞言心中暗道,還是二哥厲害,我這兒都跑得沒人了,他竟還有近三成兵力在手。
他忽又想起一事,忙道:“我昨日留下的探馬方才回報,虜賊三萬人馬已過廣元,恐怕很快就要到這兒了。”
“來得真快。看來虜賊是早有預謀!”李定國眉頭緊鎖,片刻,他吩咐劉文秀道,“我率部守住劍門關,三弟速去江油調兵。隻要這裏不丟,則蜀地無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