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推廣自然科學(1 / 2)

閱江閣的四喜丸子有蒸和燒兩味,做得都甚為精製,以箸稍夾即開。朱琳渼取了一塊放入口中,果然鬆軟可口,鮮香四溢。

朱琳渼舉目遠眺,就見遠處一條大河從長江分出,朝西北方向湧去,這便是緊鄰南京城的龍江。

在江岸東側,有一大片占地極廣、規製齊整的建築,期間坐落著數個大不等的方形空地,上麵堆著不少木架、繩纜。

這些方形空地的六七丈,大的十來丈見方,正是龍江船廠的船台。然而經過長時間的海禁之後,船廠範圍內僅有稀稀拉拉的人員來回走動,顯得頗為蕭條。

“一、二、三……”朱琳渼依次數去,不免詫異道,“不對啊,這龍江船廠竟隻有大四座船台?”

他話間正有店二進來上菜,笑著順口道:“客官數錯了,僅最北側有兩處船台,東麵那兩個是曬料場。”

朱琳渼皺了皺眉,問道:“龍江曆來是大明最大的船廠,怎會僅有兩座船台?”

“客官不是本地人吧?”店二道,“原本是四座船台,韃子占據南京之後便停停撥了船廠的例銀,船台便逐漸荒廢了。北側那兩個船台靠著造些漁船才得以留存。”

“原來如此。”朱琳渼聞言微微點頭,建虜自詡弓馬無敵,素來不重視水戰,加之造船極耗費銀兩,他們大肆克扣船廠經費倒也不奇怪。

不過自錢塘水戰以來,建虜在大明水師麵前接連吃虧,也算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代價。當初他們若是令龍江船廠開足馬力造戰船,可想見大明的北伐之途定會比現在困難百倍。

那店二見他似乎很有興趣,便指著船廠南側,殷勤道:“客官您往那兒瞧。對,就那幾塊三十來丈,不長草木的荒地。的聽太爺爺,那邊才是龍江船廠的大船台,嘉靖年間就是在那裏造的封舟。據當年的封舟有二十多丈長,船帆遮,直如山嶽一般。

封舟?朱琳渼心中一動,這封舟乃是大明為冊封琉球而專門建造的,就是為了彰顯朝威儀,故而造得極為龐大、奢華。按照尺寸估算,這船的排水量怕在千噸以上。

他下意識便道:“為何會荒廢成這樣?”

店二笑道:“還不是因為禁海了唄,都荒置七八十年了,如今就剩個輪廓可見。要起來,”他又指向更南麵的一片村落,“那村子下麵也曾是個船台,不過那都是永樂年間的事兒了,更是荒廢百年以上。”

朱琳渼望向那村落,確實能隱約看出是建在塊五六十丈見方的地基之上。他旋即想起二剛才的“永樂”二字,心中立時冒出了一個詞——鄭和下西洋。

果然,店二接道:“據當年三寶公公所駕的大寶船即是在那裏建造的,起寶船來,那個頭……”

忽聞樓下有人扯著嗓子高喊:“石泉,你子跑哪兒偷懶去了?”

“呀!掌櫃的叫我,客官慢慢吃,的告辭。”

那店夥計離去,朱琳渼的思緒卻仍在寶船之上。永樂年間大明便能建造兩千噸的寶船,幾乎雄於世界造船巔峰,但到嘉靖年間就隻能造千噸的封船了,再到如今,若非自己這個後來者一力推動,大明連造些五百噸的船都頗為費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