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戰火燎原(2 / 2)

由於是遭遇戰,龍衛軍還未探到建虜火炮所在,於是便瞄著敵軍陣型最為密集處射擊。

五枚十一斤重的鐵球帶著刺耳的破空之聲準確鑽入清軍步卒方陣的左側,立時便有三部楯車被砸得稀爛,崩出來的木屑、鐵片之類又四散飛射,將近百名推車的綠營兵射得渾身是血,蜷在地上翻滾哀嚎。

而炮彈餘勢不減,一連將三十餘虜兵拍得粉碎,又滾出十多丈,軋斷了人腿、馬腿無算。

南蠻的大炮竟如此犀利?!巴布泰皺了皺眉,吩咐傳令官舉旗,命令己方大炮即刻還擊。

集中在建虜右翼的八十餘門大炮又急忙向前推了六七十步,這才基本進入了口徑最大的重炮射程。

其實雙方重炮的結構都大同異,但自從朱琳渼推行了工藝標準化之後,大明的火炮鑄造精度已有了不的提高,加上嚴格的核收和績效工錢製度,工匠們無不悉心打造。

是以相同口徑之下,龍衛軍的大炮能多裝兩成火藥發射。若非考慮到彈藥消耗過大而需要節約每一發炮彈,他們還能更提前一些開火。

等建虜的重炮進入有效射程,清軍陣中已經又吃了兩輪炮彈,而龍衛軍的九磅炮卻已能夠得到敵陣前沿了。

隨即,百餘名漢軍八旗兵七手八腳地裝填好所有的十門十二磅重炮,卻瞄了半也沒發現超哪裏開炮為宜——明軍那單薄的長蛇陣,似乎不論射哪裏都極不劃算。

直到指揮炮營的建虜軍官催促,炮手們才胡亂選了個方向,而後十炮齊發。

蔡士英訓練的這些漢軍旗的炮手多經過鬆錦、一片石、潼關等戰役,算得上是老手了。這十炮當中竟有一半直接或間接地射中了明軍步兵線列,二十多名士兵當場殞命。

朱琳渼看到建虜陣中硝煙騰起,立刻用望遠鏡看去,這才確定了敵軍大炮所在。

當望遠鏡中出現清軍聚成一片的大炮時,他不禁微微皺眉,暗道,建虜也學會集中使用大炮了,倒是有些麻煩。

十七世紀的滑膛炮命中精度很差,將火炮聚在一起齊射,便能以增加火力密度的方式來彌補準確率的不足,比分散在陣前射擊,火力甚至可增強五成以上。

“大人,”又有在陣前偵查驃騎兵趕來回報敵情,“虜賊當有重炮十多門,另有大量其他各式火炮,數量不詳。”

由於有陳泰的騎兵遮擋,很難具體看清建虜炮營的情況。

張家玉立刻拱手道:“大人,或調集我軍大炮齊射敵炮,以拒其發火。”

朱琳渼望向眼前無邊無沿又步步逼近的清軍主力,不禁微微搖頭。他雖不擔心明軍步兵線列的戰鬥力,但此番建虜在這大平原上展開六七裏的龐大陣線,這麼長的距離上,隻要有一處不慎,自己麾下士兵就有可能付出巨大的傷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