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抵達戰場的是九個營的龍衛軍步兵和整三十個局的破虜營步兵。
前者每營近六百人,後者三百六十人一個局,也就是,瞬間便有一萬七千多名步兵壓到了最前線。
此時張祿部的陣型已被大炮和騎兵撕扯得七零八落,龍衛軍步兵直衝敵軍中部,而破虜營分為東、西兩隊,全力攻擊虜軍兩頭。
所有明軍步兵跟踩著軍鼓的鼓點,迅速逼至距敵六十步左右,這才統一停下腳步,先進行了一輪齊射,頓時便有最南側的近千虜兵中彈斃命。
明軍步兵在齊射之後卻並未再次裝填,一萬七千多名士兵爆發出震的齊聲怒吼,“殺!”在軍官的率領下,挺起火銃上的刺刀,如開閘的洪水般朝虜軍猛撲上去,頓時血光衝,哀嚎慘叫聲充斥了整個夜空。
在製定句容伏擊戰作戰計劃的時候,考慮到建虜人數兩倍半於明軍,具有極強的反擊能力,故而朱琳渼的要求是必須利用清軍行軍時隊形散亂,在最短的時間內對敵造成最大的殺傷,用最強的火力一鼓作氣將其擊潰!
是以明軍一上手就沒有留任何餘地,朱琳渼身旁僅有半個營的步兵和親兵營作為預備隊,其他所有戰鬥力全部都頂了上去。炮兵極限抵近用散彈轟擊,騎兵一開始便從側翼直接切入敵軍陣中,簡直就是搏命的打法。
而步兵為了防止建虜分出部分炮灰硬頂銃彈,同時在後排組織結陣反擊,所以在一開始就采用白刃戰的方式,迅速衝入敵軍大隊當中,衝散其陣型。
此外肉搏戰刀刀見紅,明軍士兵如死神般在建虜麵前屠戮,這能最大限度打擊虜兵的士氣,使其在短時間內迅速崩潰。
明軍這套陣仗本來是要用來對付勒克德渾所部近七萬建虜的,瞬間爆發出來的火力強度隻能用“恐怖”來形容!
隻是陰差陽錯之下,這一切卻被張祿所部的虜軍“享受”了。
足以擊潰六七萬清軍的雷霆攻擊,落在了這一萬多清軍頭上,絕大多數士卒還都無搞清楚發生了什麼,便被帶走了性命。
從龍衛軍騎兵發起第一撥衝鋒,到明軍步兵殺透清軍軍陣,整個戰鬥過程也就半個時辰左右。張祿手下士卒自始至終都沒有接到有效軍令,更不用組織反擊了,就隻是一邊倒的屠殺而已。
不多時,還存活的近六千虜兵被刺刀和騎兵劍頂著,聚成了一個大圈,在方才巨大的驚嚇之下,其中至少有三成人的褲襠都是濕的,一時之間臭氣衝。
……
勒克德渾是從睡夢中被遠處雷般的火炮轟鳴聲驚醒的。
他匆忙披甲出帳,就見西麵火光在夜色中不斷閃耀,密集的炮聲之間隱約還能聽到大片喊殺聲與淒厲的慘叫,按這動靜來看,絕對是有數萬大軍正在廝殺。
他一把拉過身旁的軍官,指著西側急道:“出什麼事兒了?!”
“回、回大將軍,末將也不清楚。”那軍官惶然無奈地搖頭,“一個時辰前還派出了一隊驍騎向西探查,並未見回報異樣……”
勒克德渾派出的探馬至少都是三十人的騎兵隊,很難被一下盡數殲滅,故而如果發現了敵情,至少也會有一兩個活口回來報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