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超越時代的生產模式(1 / 2)

照明代工匠的傳統做法,想要保證成品規格相同簡直是癡人夢。

莫不同工匠製出來的東西相去甚遠,便是同一個工匠,心情好和心情不好的時候造出來的東西都不一樣。

便大明裝備的鳥銃,是發射三錢鉛彈,但到了具體士兵手中,從兩錢八分到三錢兩分的都有,而且都算是合格品。

火銃之間巨大的差異,迫使每一名士兵在閑暇之餘都得根據手中火銃的口徑自行加工鉛彈,否則不是漏氣便是裝不進去。

是以想要大規模列裝線膛銃,就必須先提高加工工藝,具體來,便是進行工藝標準化改造。

沒有工藝標準,各工匠之間便難以協同,更不用下遊工場製造部件由上遊工場裝配使用了。

故而蘇承羽才下定了決心,借大規模製造線膛銃的契機,在整個大明範圍內開始推廣工藝標準化。

改變明代工匠們各自為政的習慣,將手工作坊變為真正的工廠!

要知道,從手工作坊到具有標準流程的工廠,歐洲人可是花費了數百年時間。

但這個轉變一旦完成,整個社會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都將得到極大提高,更是鋪平了通向工業化的坦途。就國力來,一個工業化甚至半工業化的國家,絕對能完虐一群農業國家。後世的英國便用殖民大半個地球向人們詮釋了這一點。

隨著土豆、番薯的大麵積種植,蘇承羽相信,大明的糧食問題應該已經基本解決。而且隨著大明日後不斷向海外拓展,還能從海上貿易及殖民地得到大量糧食補充。

具有足夠的糧食,乃是開始發展工業的必備條件。

此外,蘇承羽後期規劃中的那些先進裝備更是手工作坊所無能為力的。

諸如後膛裝彈的槍械。製作後裝擊發槍所必須的雷*汞的合成方法他已經交給了宋應星,現正在贛州的實驗室裏試製,當然,距離能成功合成還有不的距離。

不過一旦雷*汞試製成功,想要製作出具有良好閉氣性的後裝槍,精密加工能力是最基礎的。而沒有完成工藝標準化的手工作坊是絕對不可能達到如此高的精度的。

至於更加先進的線膛大炮甚至銅殼子彈等等,更是手工作坊想都不用想的事情。

還有造船業,想要從西方國家口中奪下海上貿易這塊巨大的蛋糕,就必須擁有精良的海船。

雖然大明的船匠現在也能造出大尺寸的海船,但對比歐洲人的戰艦來,還存在著不的差距。

造船這種事情,更是一項龐大的係統工程了。

蘇承羽倒是記得不少先進戰艦的特點和結構,但就大明眼下的工藝水平,絕對無法完成這些超時代的巨艦的建造工作。

而想要保證大明的商船能平安地往返於歐亞,不受歐洲海盜國家襲擾,一支能對歐洲人形成壓倒性優勢的艦隊則是必不可少的。

……

福京軍器局的正門上已於三前掛出了巨大的橫幅,上書:統一授業、統一度量衡、統一工序流程、統一核收。下麵還有現任工部侍郎宋大人的親筆落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