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之後,何可綱才歎息了一聲,“既然侯爺不喜末將說這些話,那末將今後便不說了,今日是末將冒失了,望侯爺贖罪。”
嶽陽意味深長的看了他一言點點頭,“望子敬莫要忘了今日之言才好……好了,這裏太冷我們回去吧。”
兩人正要往回走,突然聽到城牆下傳來一聲喊聲:“侯爺,有京城來的六百裏加急。”
“拿上來!”
很快,便有親兵送來了一封信,嶽陽打開一看,原來是自己派駐在京城的財政司副司長湯護送來的,上麵將今日京城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彙報了一邊,最後湯護還在信中說道:“朱純臣、商周詐行此齷蹉之事,滿朝文武皆成泥塑,皇上身為大明君主竟然也對此不聞不問,嗚呼……大明何至於淪落至此,遍觀大殿上盡是小人橫行,此種朝廷還值得輔佐否?”
嶽陽看完後沒有做聲,而是將信遞給了一旁的何可綱,何可綱看後也是滿臉的詫異,舊居邊關的他實在沒想到當今朝堂上竟然還會發生如此奇葩之事。遵紀守法賣平價糧的商賈朝廷不表彰,反倒要將其問罪,而欺壓善良橫行京城的貴戚反倒氣焰囂張,這還有天理嗎?
“怎麼樣?現在你還要勸我去向皇上請罪嗎?你以為皇帝還會重用我嗎?”嶽陽的話裏充滿了譏諷,“如今的大明已經是一艘四處漏風漏水的大船,任憑你再努力也救不了了,若我朕的不顧一切的去救它,最後的下場就是和它一起沉入水裏。”
何可綱沉默了良久,這才對嶽陽重新鄭重的做了一個揖誠懇的說道:“侯爺,適才是末將錯了,今後,末將再也不會對您勸說了。”
“那感情好,咱們回去吧。”對於何可綱認錯的態度嶽陽表示基本滿意,點了點頭示意他準備回去。
隻是兩人剛走下城牆,又有一名親兵來報:“侯爺,朝廷又派人來了,送信的使者就在府衙裏等您。”
“嘿……朝廷這還沒完啦!”嶽陽不禁有些不耐煩起來,這個崇禎到底還要出什麼幺蛾子。
隻是雖然很不耐煩,但嶽陽還是不得不匆匆趕到府衙。當嶽陽來到府衙後,看到兩名渾身泥濘的緹騎侯在大堂,看到嶽陽來後兩人趕緊給他下跪見禮,隨後一名緹騎趕緊從懷裏掏出了一封表麵封了火漆的公文鄭重的交給嶽陽。
這封公文是兵部的名義發來的,內容不長,當今的兵部尚書兼東陽閣大學士、內閣首輔大臣楊嗣昌以兵部的名義讓嶽陽回京述職,並且說了當今皇上要親自召見他。
嶽陽召集了手下的眾多將領,向大家展示了這封公文並說道,“諸位,如今朝廷欲召集本侯回京述職,你們說本侯該怎麼做啊?”
身為嶽陽鐵杆心腹的順寶第一個跳出來反對:“侯爺,您可不能去啊,這楊嗣昌擺明了就不安好心,您這一去就是自投羅網啊。”
就連楊國柱這個老成持重的人也勸道:“是啊侯爺,如今朝廷對您極為猜忌,您這一去恐怕就是羊入虎口啊。”
性子急噪的吳成楓更是喊道:“侯爺,豈不聞袁崇煥下場呼?”
聽到這裏,就連嶽陽也翻了個白眼,這小子也太不會說話了吧。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話裏話外的意思都是勸嶽陽不要去京城,如今的京城裏盼著嶽陽死的人沒有一萬也有八千,他這麼一去不等於自投羅網了嗎?
嶽陽在明朝通過這些年的經營,已經打造了一個以他為核心的利益團體,這些人的身家性命和榮華富貴早就和嶽陽緊緊的係在了一起,如今嶽陽的兒子年紀尚幼,一旦嶽陽出了什麼問題那麼這個看似強大的團體便會在頃刻間四分五裂,而他們這些人也會重新淪落成爺爺不疼姥姥不愛的角色,這對於已經嚐慣了甜頭的他們來說是不可容忍的。
看著眾人七嘴八舌的勸著自己,嶽陽微微一笑擺擺手,眾人立刻住了嘴齊齊看著嶽陽,等候他的命令。
嶽陽看著眾人道:“原本本侯打算過些日子再回去的,但既然朝廷有了旨意過來,那本侯正好提前回家了……你們不用擔心,聽我說……本侯知道你們擔心本侯的安危,但本侯也不是任人宰割之人,此番京城述職本侯是一定要回去的,但本侯可不是一個人回去,這次本侯要帶著大軍一起回京城。”
“什麼……”眾人聽後都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