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七十九章 回京述職(2 / 3)

又轉身看看了看周圍,看到周圍的城牆上正有數十名軍士拿著掃把正在掃雪,漫天的雪花在半空中飄蕩,嶽陽笑了笑正要離去,卻看到陳大誌從不遠處走來,來到了他跟前行了個軍禮後說道:“侯爺,都督僉事何可綱求見!”

嶽陽點點頭:“讓他過來!”

很快,何可綱跟著陳大誌來到了嶽陽跟前,嶽陽望著何可綱藹然道:“子敬,你找我有何事?”

何可綱對嶽陽一拱手,肅然道:“侯爺,末將有一事想私下向侯爺當麵請教,望侯爺恩準!”

“哦……”嶽陽微微一笑點了點頭:“當然可以,子敬你來的正好,剛才吃得有些撐了,你陪我走走順便消消食吧。”

何可綱肅然道:“可綱敢不從命?”

兩人沿著城牆慢慢走了起來,陳大誌則是帶著數十名親兵跟在數十步後麵,眾人都很是警惕的盯著何可綱。

錦州失陷後,原錦州的大部分將領都跟隨著祖大壽、吳鑲等人逃到了盛京投靠了滿清,但也有一部分人留了下來,對於這些人嶽陽並沒有讓他們自生自滅而是將他們收攏了起來,經過有川司的甄別後重新給他們分配了工作。畢竟這些人原來身為遼東將領,對於遼東一代的風土人情和地理環境非常的熟悉,有了這些人對於嶽陽開展今後的工作也方便不少,而這個何可綱就是嶽陽頗為看重的人,不但將他原職錄用,而且還將招募訓練新兵的重任交給了他。隻是在陳大誌看來,這個何可綱剛剛歸順了自家侯爺,其忠誠度還有待考驗,讓他單獨和嶽陽在一起還是不大放心的,若是他有心對侯爺不利還是很危險的,是以他還得盯緊了才行。

“咯吱……咯吱……”的聲音隨著兩人的腳步聲不斷響起,嶽陽沿著城牆慢慢的走著,外麵依舊是不變的白色原野。過了一會,嶽陽才問道:“子敬,你有什麼話就說吧。”

何可綱看著嶽陽沉靜的麵容鼓起勇氣問道:“侯爺,末將想要問您,如今您已貴為與國同息的侯爺,說您是手握重兵的藩鎮也不為過,您願意一輩子都為大明戎邊嗎?”

嶽陽沒有直接回答何可綱這個問題,而是反問道:“那子敬以為本侯該當如何啊?”

何可綱大著膽子道:“侯爺,您也是讀書人出身,應該知道忠君報國的道理,如今我大明外憂內患正是吾輩報國之時,您貴為國侯又手握重兵,按理說正是大展抱負之時,可末將卻為何總是看到您對朝廷滿懷戒心呢,末將相信隻要您跟皇上坦誠相見,皇上是必定會重用您的。”

嶽陽微微搖了搖頭,輕歎了口氣道:“子敬,本侯知道你想說什麼,也知你素來對皇上懷著忠義之心,你是不是還認為隻要本侯對皇上坦誠相見,向皇上交出所有賦稅和兵權,皇上必然會龍顏大悅,然後必然再次重用本侯,命本侯重掌軍權內平賊寇外擊韃虜,最後在史上譜寫一段佳話,是不是這樣?”

何可綱問道:“難道不是這樣麼?”

“嗬嗬……”

嶽陽笑了,他實在沒想到這個何可綱已經快四十的人了,看問題竟然還是這麼天真膚淺,難怪曆史上他會被祖大壽輕易的玩死,而且還死得無怨無悔,對於這樣的人嶽陽已經不想再說什麼了。

他直截了當的說道:“子敬,我也實話告訴你,若是我按照你說的那樣去做的話,不出兩個月我的結局必然就是在京城的菜市口問斬,我嶽家滿門數十口也隻有死路一條。本侯從不會將自己的生死寄托在某人的仁慈上,不管這個人是誰。我素知子敬忠義,這也是我為何重用你的緣故,可你若是再對我勸說這種話,那本侯就隻有請你離開了,我宣大軍這尊小廟容不下你這尊大神,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嗎?”

嶽陽的話說得直截了當,絲毫沒有給何可綱一點麵子。說實話,嶽陽第一次見到何可綱的時候還是在三年前,那時嶽陽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參將,那時的嶽陽手頭兵不過萬將不過寥寥數人,那時的他對於何可綱這樣史上素有忠義之名的人很是敬仰,曾一度想要將他拉入自己的麾下,但隨著地位的提高,兵員的擴大和手下將領的增多,他的想法也慢慢發生了改變。

何可綱雖然有才幹,對朝廷也素來忠義,但正是這份忠義讓嶽陽對他很是不滿。你吃我的用我的,但整天卻勸我效忠皇帝效忠大明,你知不知道我真要這樣做了會死得很慘的,別人是坑爹,你這是要坑老板嗎?

嶽陽此時的神情肅穆異常,他直盯盯的看著何可綱,意思很明顯,如果你今後還要對我說今天這樣的話那就請你另謀高就吧,我身邊的人才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

如今的嶽陽身居高位,一旦不悅周身自然會散發出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饒是何可綱性格堅毅,也被震得有些說不出話來。何可綱雖然對朝廷忠心,但他也不是一個愚笨的人,他很清楚出了吳三桂、祖大壽等人集體降清的事情後,他們這些留下來的少數原遼東將領在朝廷的眼中早已成了叛逆的同義詞,大明雖大但除了嶽陽這裏外再也沒有人敢用他們了,說句不客氣的話,現在除了抱緊嶽陽的大腿他們早已無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