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唐宮爭鬥兩皇帝病危 燕朝分離眾將軍自保5(2 / 2)

張獻恭說道:“現在的李光弼已經不是當年的李光弼了,那時他是唐朝的主力軍,蒸蒸日上,有能力與史思明對作幹。現在的他已經是江河日下,離開主戰場。聽說他現在不敢進長安,怕李亨治他的罪。哥哥想想,我們現在還用得著向他求情嗎?”

張獻誠說道:“唐朝也可能出了問題,要不然現在是消滅燕朝的最好時機,可他們就是不動手。這隻有一種解釋,那就是朝廷內出現危機。你要留心,找機會與唐朝接觸,洛陽方麵的話可以不聽。”

張獻誠向史朝義上了一份奏折,提出不宜攻擊唐朝。他的軍隊駐紮陳留,固守一方。

燕朝的淄青節度使能元浩接到史朝義的聖旨,立即將其撕得粉碎。一臉的怒氣說道:“越來越不象話了,兒子殺父親,殺成癮了,成何體統。”

遊騎將軍李平說道:“屬下原來跟隨顏太守一起起事,雖然沒有成功,下官還是非常敬佩顏太守的眼光。投到元帥的門下,認為元帥雄才大略,是響當當的人物。當年顏太守就認為燕朝長不了,現在果然應驗了。識時務者為俊傑,元帥應該考慮今後的去向了。”

能元浩說道:“雄武皇帝死後,我就心灰意冷,接下來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變故已經使我徹底失望。但是我們現在在人家眼裏是叛軍,兩邊互不往來,本帥雖有此心,但如何聯係呢?”

李平說道:“這好辦,徐浩當年和濟南太守李隨有交往,他們認識,如果元帥願意,可以請他作為中人,牽線搭橋不成問題。”

能元浩說道:“李隨隻是個太守,在唐朝能有多大的分量?聯係上了,也作不得主,說不上話。你讓徐浩來帥府,我們商榷一下,能有更好的聯絡就好了。”

徐浩到了帥府,能元浩說道:“你與李隨很熟,是嗎?”徐浩說道:“可以無話不談。”

能元浩說道:“你能否通過他與侯希逸聯係上,讓他向唐朝舉薦,如果能保留我們的官職和軍隊,我們可以考慮降唐。”

徐浩說道:“元帥差遣,下官盡力而為。”能元浩說道:“李將軍與你一起去,希望一次成功。”

李平和徐浩見到了侯希逸,說明來意,雙方開門見山。李平說道:“能元帥願意投靠唐朝,但要保留他節度使的名稱和軍隊建製。侯元帥能與朝廷聯係,達到這個條件,我們就是一家了。”

侯希逸正要說話,你身邊的李懷玉說道:“侯元帥是朝廷任命的淄青平盧節度使,能元浩要當淄青節度使,朝廷就有兩個淄青節度使了。”

侯希逸說道:“能將軍武藝高強,投降朝廷乃是好事。軍隊建製不動,我向朝廷上奏他為青州刺史。”李平說道:“請侯元帥言行一致。”

能元浩對沒有爭到節度使的頭銜,很不高興。李平說道:“元帥對節度使非常重視,屬下十分理解。元帥的軍隊建製不動,地盤不減,實權還在。節度使隻是一個虛名,沒必要強爭。時間長了,節度使的頭銜,一定還會落到元帥的頭上。朝廷會讓幾萬軍隊去管一州嗎?因此隻要保住軍隊建製,所有的東西都保住了。”

能元浩說道:“此話不錯,你告訴侯希逸,我願意投唐。”讓李平與侯希逸繼續聯係,並向史朝義上奏,請求休養,不願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