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進攻洛陽李光弼兵敗 交戰潼關史思明被殺2(1 / 2)

李揆對高力士、陳玄禮有好感,但不敢違背皇帝口諭,對李輔國說道:“那就讓禦史台調查一下,太上皇為社稷操了幾十年的心,雖然晚年精力不足,聽信讒言,給國家帶來動亂。但必定是皇上的父親,如何處理啊?高力士陳玄禮等人都是跟隨太上皇幾十年的老臣,兢兢業業服侍太上皇,對社稷也有貢獻。不要輕易下結論,要慎重行事。”

李輔國說道:“我已經調查過了,確實高力士等人策劃的陰謀,他們對當今皇上甚為不滿。便蠱惑太上皇在市麵上當眾揭朝廷的短處,在京城中造成了十分惡劣的影響。”

李揆說道:“沒那麼嚴重吧,他們都是太上皇的老人,對朝廷忠心耿耿,一點小事,總不能殺了他們吧。”

李輔國說道:“皇上對這件事,十分震怒,口諭嚴懲。不殺他們,也要讓他們離開太上皇,免得再起事端。最好的辦法,是將他們流放到外地。”

李揆證住了,不相信的看著李輔國。李輔國說道:“幹嘛這樣看著我,你要是不願意,我們一起去見皇上。”

李揆覺得事關重大,當即起身與李輔國一起進宮。唐肅宗斜躺在床上,見李揆進來,挪動了一下身體。李揆行了參拜之禮,便立即上奏:“啟奏皇上,長慶樓的事涉及太上皇及一些老臣,臣奏請從輕處理,告誡他們一下就行了,免得太上皇不樂。”

唐肅宗說道:“太上皇年事已高,難免犯糊塗。但高力士、陳玄禮、王承恩、魏銳等人心懷不軌,蠱惑人心不宜再侍候太上皇了,怎樣處理,讓輔國擬旨,中書省議一議,報朕審批。”聽了唐肅宗的結論,李揆感到震驚,但不敢爭辯。李輔國高興了,當即代擬聖旨,交給了李揆。

李揆接過草擬聖旨,望著唐肅宗,意思是征詢他的意見。李輔國上前扶正唐肅宗的坐姿,唐肅宗揮動一下手說道:“程序還是要走的,抓緊辦吧。朕等著簽批。”李揆當即跪下,拜別唐肅宗。到了中書省之後,便在草擬聖旨上簽了字。

李隆基移居太極宮甘露殿不久,上元元年①八月,唐肅宗下旨:“高力士、陳玄禮,與宦官王承恩、魏悅等人蠱惑人心,行為不軌,流放黔中道。”

李輔國向高力士宣讀聖旨的時候,唐玄宗知道了這件事,內心十分傷痛。本想向唐肅宗求情,但聖旨已下,木已成舟,不可挽回,更怕引起李亨的猜疑。隻好眼睜睜的看著對他忠心耿耿,侍候他五十多年的心腹老臣離開身邊,到邊遠的不毛之地受苦。

高力士向唐玄宗告別,唐玄宗一夜之間老了許多,想當年一言九鼎,如今自己最貼心的護衛都保護不了,不覺老淚縱橫。隻好悲痛的說道:“將軍去的地方瘴氣又多又濃,從前流放的犯人,往往因中瘴氣而亡,你要多加注意。朕無能為力,過一段時間皇帝的氣消了,定會詔你回京城的。”

高力士流著眼淚說道:“臣不怕瘴氣,隻是擔心太上皇無人照顧。太上皇要好生調養,不要擔心微臣。”怕唐玄宗傷心,他立時離開了太極宮,踏上了充軍的行程。行至巫州,見其地薺菜很多,爛在地野,並不是用來做菜吃。感傷不已,作歌詠道:

“兩京作斤賣,五溪無人采。

夷夏雖不同,氣味終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