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肅宗當時把主要精力放在安慶緒的身上,先安穩史思明不要與朝廷作對是當務之急,也沒有深究。詔令李光弼不對史思明施加壓力,避免逼反了他。
其實李思敬受了史思明的騙,他離開薊城後,史思明便秘密殺掉烏承恩的從屬兩百多人,從此不受唐朝的差遣,積極準備重新反叛,隻是沒有舉起獨立的旗號,仍然保留原來唐朝確立的建製。史思明表麵上沒有叛唐,而實際上搞獨立王國。對朝廷的詔令,陽奉陰違,搞的全是自己的一套,唐肅宗聽之任之。
在張皇後和李輔國的助推下,唐肅宗對佛教很感興趣,經常出入寺廟,與僧人往來密切。宰相張鎬上書:“朝廷要以安養蒼生為要,陛下勿信佛事,應該組織軍力討伐安史叛軍”
李輔國對張鎬不聽他的擺布十分不滿,早就想搞掉他。張鎬上書,反對唐肅宗信佛,他認為機會來了。他拿著張鎬的奏折,對唐肅宗說道:“一個宰相,敢管皇帝的事,太不把皇上放在眼裏了,這樣下去,陛下哪來的威信。”
張皇後也乘機說道:“張鎬從馬嵬驛跟隨皇上的時候,不過一個布衣,幾年時間做到了宰相,還不滿足,應該給他一點挫折,他就懂得如何做臣子了。”
唐肅宗對佛教已經產生了興趣,對張鎬反對他參加佛事,甚為不滿意。加上兩人從旁側擊,立即罷了張鎬的宰相職位,任命他為太子少師,提拔太常少卿王璵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在唐軍攻克兩京的時候,河北平原、清河二郡的太守殺死駐守當地的燕軍將領,歸順唐朝。乾元元年①三月,蔡希德與安太清攻克二郡,將兩名太守處死,控製了平原郡和清河郡。安慶緒又占領了魏郡等幾個郡,便在鄴城設都,繼續頑抗。四月,蔡希德又與崔乾佑率兵二萬攻河內②,攻擊數月,沒有結果,唐軍士氣高昂,嚴防死守。
李光弼集結軍隊,親自帶兵向圍攻河內的燕軍攻擊,試圖裏應外合,一舉消滅蔡希德的主力。軍隊剛剛出發,就被蔡希德的探子偵知,立即將情報上報蔡希德。蔡希德知道後,大驚失色,他的軍隊攻城日久,士氣大挫,經受不住內外夾擊。繼續攻城,無疑是死路一條,帶領軍隊匆忙撤退。退回到鄴城之後,安慶緒讓他防守城北,他勉強接受。
這時的燕朝,被陰雲籠罩,史思明倒向唐朝,燕朝隻有鄴城旁邊的幾個郡,不過巴掌大的一塊地方。雖然有八九萬軍隊,但軍心不穩,已經沒有能力與唐朝抗衡了。好在唐朝這段時間一直在整頓內部的事,沒有來攻擊鄴城。已經失去信心的安慶緒,無所事事,整天玩樂,高尚張通儒都很消沉,田承嗣、尹子奇等將領各自都有想法,他們有實際的兵權,對燕朝不抱太多的希望。一心一意保存實力,到時好見風使舵。
注①:唐肅宗時期年號,即公元758年。
注②:唐朝地名,今河南沁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