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策反敗露史思明行詐 撤換宰相李輔國參政2(2 / 2)

烏承恩看過李光弼的信,內心十分的不平靜。李光弼說的不錯,史思明已經對他產生懷疑,他有一種如坐針氈的感覺。朝廷的承諾,將他的**調動出來了,他當然想擔任範陽節度使。立即跟李光弼回了一封信,表示感謝願意為朝廷服務。

郝庭玉帶回了烏承恩的回信,李光弼看後大喜,指示他用心觀察史思明和薊城軍隊的活動,隻要有不軌的行為,馬上報告,爭取朝廷的更大支持。

史思明得到唐朝的重用,心中當然高興,但他知道,唐肅宗之所以這樣重視他,是因為他手下的十萬人馬。離開了他的十萬軍隊,他一文錢都不值。

因此一方麵表示對朝廷忠心耿耿,另一方麵加強訓練,添加武器,擴充軍事實力。就是將來與朝廷抗爭,也有本錢。

這些活動當然瞞不過,已經當上薊城節度副使的烏承恩,這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他卻從另一個方麵想,將其說成是圖謀不軌。當作情報,暗地裏將這一情況報告給了李光弼。

李光弼判斷史思明是假投降,他對朝廷的忠心都是假裝的。直接向唐肅宗上奏:“史思明不斷招兵買馬,擴充實力。外示順命,內實通賊。如果讓其坐大,必會反叛。請賜予鐵卷、聖旨,任命烏承恩為薊城節度使,組織策反。”。

這個奏折引起了唐肅宗警覺,他當然知道養虎為患。但史思明手握重兵,一且逼反了他,災難更大。就在此時,張鎬的密奏到了,李輔國拿著奏折念首:“啟奏皇上,史思明投靠朝廷有詐,不可輕信。如果在關鍵時刻,他反戈一擊,對朝廷的為害就更大了。臣奏請皇上,不要接受史思明的偽降。”

唐肅宗對史思明非常不放心,看了奏折後久久沒有發言。李輔國對唐肅宗說道:“皇上要提防史思明,可以利用烏承恩,分化史思明的部下,隻要薊城軍內部分裂,朝廷就能插手其中。”

唐肅宗思之再三,終於下了決心,對李輔國說道:“你傳朕的旨意,讓中書省擬旨,任命烏承恩為薊城節度使兼幽州刺史,由李光弼密傳聖旨,並全權負責範陽軍的‘策反’事宜。”苗晉卿上奏:“又任命一個節度使,如果被史思明發現了,他又會反叛。此事要慎重,臣上奏暫緩下旨,先觀察一段時間再說。”唐肅宗說道:“隻在暗中行事,秘密賜給他一些空白的免死鐵券和任命軍官的聖旨。讓他加緊在軍中活動,拉攏朝廷忠誠的將軍。此事甚是機密,不必聲張。”皇帝已經決定,宰相隻能執行,苗晉卿擬好了聖旨。

李光弼接到朝廷的密旨,立即讓郝庭玉到烏承恩的住宅接洽。郝庭玉向他宣讀了唐肅宗的秘旨。拿著空白的免死鐵券和任命軍官的聖旨,對他說道:“有了這些東西,你就能對史思明手下的將領封官許願,辦起事來容易多了。節度使帶上它們,找那些對史思明不滿的人,投其所好。皇上已經恩準,事成之日,對你還有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