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元浩的軍隊雖然沒有向東攻擊,但集中到平原郡,而且日夜操練,隨時都可能攻擊濟南。李隨的探子不斷的報告燕軍的動向,感到壓力很大。他多次請求李巨增兵,但沒有結果。為了加強濟南郡的防守,他親自到東平,向李巨求援。
李巨不敢分兵,對李隨說道:“修好濟南的城防工事,我的兵屯駐在東平郡、睢陽郡一線,叛軍若來攻擊,你隻要堅守三天,援軍就到。到時內外夾擊,當破賊軍。”李隨說道:“濟南是門戶,一旦丟失東平也守不住了。能元浩帶兵有方,我們的實力與其相差甚遠。他屯兵邊境,一直在等時機,使人防不勝防。如果被瞅著機會,發動攻擊,濟南就危險了,濟南一失整個東線的防守就會崩潰。”李臣說道:“給你增加五千軍士,一定要守住濟南。”
李隨帶回了五千增援,守城的信心大大增加。能元浩得到信息,沒敢向東擴張,強攻濟南。局勢雖然平穩,但是氣氛十分緊張。
然而令狐潮報仇心切,帶兵攻擊雍丘。張巡不斷向李巨報告,請求增援,消滅令狐潮。李巨感到兩邊的威脅都很大,不敢分兵。沒有調動軍隊,將唐軍的主力集中在彭城郡、睢陽郡一線,作梯次布防,對抗燕軍南下,守衛江淮。
而南線方向,因為進攻的燕朝主將張通晤被殺,燕軍退守陳留,一時之間威脅不大。雖然燕朝一再催促向東擴張,但陳留的李庭望和楊朝宗,沒有膽量,不敢向睢陽郡彭城郡①方向進攻。局勢一度比較安靜,是不戰不和的局麵。
但是投靠燕朝的雍丘縣令令狐潮,卻不肯罷休,原因是張巡攻取雍丘的時候,曾經殺了令狐潮的妻兒,與令狐朝仇怨極深,他一定要報此大仇。為了報仇,令狐潮一定要捉到張巡。前次攻打雍丘,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令狐潮並不甘心,再次向李庭望要兵進攻雍丘,李庭望本不願分兵給他,但朝廷一直催促他向南擴張。為了應付燕朝的催逼,他向朝廷請奏,讓令狐潮帶兵進攻雍丘。
雍丘是陳留燕軍南下的障礙,戰略位置很重要,燕朝批準了他的奏折。李庭望調拔五千兵馬給令狐潮。令狐潮作了充分準備,又一次向雍丘撲來。李巨得到張巡的報告,立即派出探子,打探叛軍的消息。得知令狐潮隻有五千兵馬時,李巨放心了,攻城的兵不多,他不願調動主力,特命雍丘縣令張巡為抗叛先鋒,帶領所屬的軍隊,在雍丘抗擊叛軍。
令狐潮將雍丘縣城團團圍住,采用攻心戰術。將長安陷落,已經落入燕朝的手中,和唐玄宗西逃的事件,寫成傳單。用響箭射入城樓,企圖勸誘張巡手下的兵士投降。張巡得知長安失陷,大聲痛哭,但他對唐朝忠心不變,馬上寫信,也用響箭射入燕軍的陣前,將令狐潮大罵一通,表示誓死守城的決心。
注①唐朝地名,今山東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