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士將張巡的書信送到令狐潮的手上,看過信後,令狐潮咬牙切齒。立即來到城牆外,騎在馬上戟指城樓說道:“張巡,你這不知變化的頑固賊子,唐朝已經腐朽沒落,你還抱著僵屍不放。讓你手下的這些兵將為你陪葬,於心何忍。現在唐朝京城已失,主力被殲,李隆基逃得不知去向。靠你這幾個人,能擋燕朝大軍。如果你識時務,立即投降,放你一條生路。如果頑固不化,將死無葬身之地。”
聽到令狐潮的罵聲,張巡不為所動,但軍隊之中,很多人已經動搖,認為唐朝大勢已去。他手下的六名將領,得知皇帝逃跑了,京城長安也被燕軍攻下。心中惶恐,紛紛勸說張巡出降。他們都說,識時務者為俊傑,要張巡順應天時。張巡迫於形勢,表麵答應,許諾他們,先穩住他們的心,免得打草驚蛇。
次日,張巡在縣府衙內設置皇帝的畫像,率全軍將士朝拜,南霽雲、雷萬春帶頭參拜,責以大義。張巡對將士們說道:“叛軍已經將我們圍困,阻斷我們與外界的信息傳遞,但我們都是忠誠大唐的臣民,誓與城池共存亡。我們固守孤城,得不到朝廷的消息,敵人就利用這散布謠言,目的是要引誘我們投降。我敢肯定,叛軍現在遇到了極大的麻煩,已經到了徹底滅亡的前奏。但現在軍中竟然有人聽信謠言,勸我投降,這是通敵,必須嚴加懲處。”
當即說出勸降的六人姓名,南霽雲立即上前將他們捉拿,就地斬首示眾,起了巨大的震懾作用。從此沒有人敢公開談論叛降之事,更堅定了將士守城的決心。
張巡死守城池,兵將嚴陣以待。令狐潮惱羞成怒,將雍丘城圍困得水泄不通,先斷絕城中的物資人員進出,使城中軍民心神不安。然後全力攻城。張巡令雷萬春和南霽雲兩人帶領軍士在城樓上與敵人硬抗,他本人卻做百姓的工作,動員民間捐獻物資製造箭矢,作好長期作戰的準備。
令狐潮沒有新戰術,仍然是老一套,以弓箭掩護騎兵攻城,雷萬春和南霽雲針鋒相對,經過幾仗之後,他們對令狐潮太了解了,往往能夠擊中他的要害,使他勞而無功,無法攻到城下。
令狐潮在燕朝立有軍令狀,攻不下城池,內心也十分著急。但是急也沒有用,燕朝攻城的軍士雖然比守城的唐朝軍士多,但並沒有多到不能對抗的程度。
冷兵器時代,進攻的一方往往是要吃虧的,因此令狐潮要強攻城池,就要付出代價,要用幾名士兵換唐軍一個,他沒有這樣的本錢。所以他不能采用硬攻,隻有重重圍困,迫使城內出現混亂,再行攻城就能事半功倍。
然而,張巡意誌堅定,想盡辦法解決吃飯問題。兩軍各展所長,城內城外相持對峙,誰也安突破不了對方。
李巨知道張巡的處境,按理說他應該派增援部隊,去雍丘解圍。但長安陷落燕軍之手,使李巨對燕軍的提防提高到相當的程度,他要對整個防線負責,不能走哥舒翰的道路。
而且能元皓在不斷向濟南施壓,大批探子在他的核心防區活動,他派去淄博打探信息的探子報告,能元浩正在集結兵力,要進攻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