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箭傳書信魯炅意不決 救援失敗仲犀設擂台1(2 / 2)

耿仁智說道:“紙包不住火,限定的時間還沒有攻克城池是實事。有意保存實力也不是壞事,誰都想少付出犧牲,多獲得戰果。現在平盧不能放棄,抽不出兵來攻太原。現在隻有一法,就是元帥親自去太原,幫助張獻誠指揮攻擊太原城。”

史思明采納了耿仁智的建議,來到常山,張獻誠到城門迎接。進了張獻誠的帥府,史思明說道:“皇上讓你我帶兵圍攻太原,張將軍為何不動啊。”張獻誠說道:“皇上要求三軍一起攻擊,單靠我一支軍隊攻不下太原。”史思明說道:“我的軍隊正在進攻平盧,一時半會抽不出兵來。太原城的兵不多,你不願耗費兵力,派兵包圍太原城總可以吧。”

張獻誠說道:“我又不是傻子,去幹那力不從心的事情。太原是一塊骨頭,巴不得他們撤走,怎麼會去包圍,阻止他們撤退呢?他們遲遲不願撤退,說明他們根本就沒有撤退的打算。既然不會撤退,也用不著包圍他們。”

史思明說道:“那麼為何又不攻城?唐朝分崩離析,城中守軍軍心渙散,如果進行強攻,就能攻克。”張獻誠說道:“洽洽相反,城中有三萬唐軍,李光弼頑固不化。我的探子報告,他信心百倍,在軍中放出豪言,要堅守城池,等待唐朝的反攻。我這點軍隊圍困都不夠,如何能拿下城池?”

史思明拿出聖旨給張獻誠看,張獻誠說道:“我早就接到了,攻城你是主腳,你的兵不來,這城就攻不下。三個月限期轉眼就到,你向朝廷說明原因好了。”

史思明當即上奏:“啟奏皇上,入秋以來,我軍不斷進攻,收複大部分失地,郭子儀收縮防守,將兵力集中在太原和雲中。臣奉旨進攻太原,李光弼頑固得很,太原城牆堅固,唐軍利用工事抵抗。張獻誠正在全力攻城,但短期內不易攻克。蔡希德全力攻擊雲中,臣的主力正在攻擊平盧,等攻克平盧之後,立即回軍。集中兵力與張獻誠一起夾攻太原,一舉攻克。”

張獻誠看過史思明的奏折說道:“我沒有攻城,你為什麼上奏我在攻城?這不是謊報軍情嗎?”史思明說道:“我現在是騎虎難下,你就幫我一下,等我拿下平盧,立即攻擊太原。”張獻誠沒有再堅持,同意史思明的奏折。

安祿山接到史思明的上奏,不大滿意,但又挑不出毛病。本想調崔乾佑向東攻擊太原,卻又接到李歸仁的上奏,郭子儀回到靈武後,擔任唐朝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兵馬副元帥,厲兵秣馬,調整西北三個軍鎮的軍隊。李亨揚言,一定要收複長安。請求向長安增兵。

為了對付李亨的新朝廷,長安的四個軍團不能動。安祿山隻有改變原來的主意,重新調整的部署,先鞏固地盤,將唐軍圍困。朝堂之上,他對眾大臣說道:“攻克潼關已經三個多月了,我軍取得一些勝利,但並沒有象想象中那樣順利。李亨在靈武稱帝,為即將滅亡的唐朝打氣。唐軍仍然還在頑抗,今天朝議,重點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