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嘯天緊緊追趕,到達一個山口,郭曦設伏,雨點般的箭矢撒向燕軍,張尚反衝過來,追兵損失很大,不得已隻好退兵。
郭子儀從容的撤到了太原,他當即作出決定:仆固懷恩退回雲中,李光弼退守常山,他與郭曦守太原。
軍令發出之後,公孫瓊岩對郭子儀說道:“我到京城的時候,京城中的許多官員已經投降燕朝了。多方打聽才得知皇上到劍南去了,所以耽誤了兩天,建議元帥退回朔方。”
郭子儀說道:“我一直處於矛盾之中,是硬著頭皮與叛軍作戰還是退守,一時之間也拿捏不準。長安失守,皇上去劍南,那裏是封閉之地,進出都很困難,有暫時放棄中原的態勢。朔方軍的情況不清楚,靈武有沒有落入叛軍之手,沒有準確的信息,不宜回撤。我們隻有收縮防線,死守常山一線,等待朝廷的旨意。”
王承業來拜訪郭子儀,對他說道:“郭元帥到太原來,我們合兵一處,加上程千裏的人馬,一共有六七萬人,連成一片,暫時守城不會有問題。但時間長了,加上時局的變化,還不好說。不知元帥有何打算?”
郭子儀說道:“真為朝廷擔心哪,我們還有幾萬軍隊,可以抗禦叛軍。將軍不要心急,還是耐心等待朝廷的聖旨吧。”
王承業說道:“現在手下的兵將已是人心惶惶,軍心不穩成了我們帶兵的最大障礙。如果朝廷沒有聖旨來,不知還能堅持多久。”郭子儀說道:“當前的任務就是穩定軍心,死守城池,等待觀望。”
唐軍收縮防守,已經過去了一個月。燕軍不斷向唐軍攻擊,由於軍心不穩,郭子儀不敢強行對抗,讓李光弼撤出常山,退回到太原堅守。
燕軍都在向太原集結,形勢越來越壞,王承業有些支持不住了,他駐守河陽,麵對崔乾佑的大軍,他十分害怕,跑到太原向郭子儀求援。郭子儀說道:“河陽是太原的門戶,一定要堅守。但是太原也調不出軍隊來支援你。如果實在守不住,便撤回到太原城來。我們貯存足夠的糧草,就以太原為據點,跟叛軍周旋到底。”
王承業走後,郭子儀拿出哥舒翰給李光弼的書信,裏麵的內容他不看也知道。他遲遲沒有交給李光弼,而且將信使單獨看管,是為自己留了一條後路。如果大唐真的垮台了,他也別無選擇。
就在他為難的時候,他的長子郭曜突然到了他的帥府。進門就向郭子儀參拜:“孩兒郭曜拜見父帥,有重大事情報告。”郭子儀十分高興,在這兵荒馬亂的日子裏,能見到兒子的確是一件高興的事。連忙說道:“起來,起來,靈武的情況怎樣?”一把扶起郭曜。
郭曜拿出唐肅宗的聖旨說道:“皇上的聖旨,孩兒就不念了,交給父帥。”郭子儀接過聖旨,看後得知李亨在靈武登基,他十分興奮。馬上傳令軍中,大肆宣揚唐肅宗靈武登基的事跡。軍營中一片歡騰,將士們得到極大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