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房琯請戰唐軍又大敗 子儀撤軍燕軍收河北3(1 / 2)

郭子儀捧著唐肅宗給他的聖旨,感到責任重大。迅速招集李光弼、王承業到帥府商議。對兩人說道:“皇上任命本帥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帶兵回轉靈武,護衛朝廷。”

李光弼見到聖旨,大喜過望,他對郭子儀說道:“新皇上登基,大唐有救了,我們要與叛軍抗戰到底。”郭子儀拿出哥舒翰招降他的信件,李光弼看後將其撕得粉碎,大罵道:“哥舒翰老匹夫,毫無骨氣,投降叛賊還在臉來招降我。”

郭子儀讓張尚將送信之人押來,交給李光弼,李光弼毫不猶豫,拔出身上的佩劍,當場將其斬殺。

郭子儀很高興,對他說道:“聖上下詔,我去靈武護駕,應該立即前行。但是太原是戰略重地,守住了便為中興唐朝消滅叛軍保住了一處戰略支撐點。你們是和我一起去靈武,還是守衛太原,何去何從?我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李光弼說道:“河北地區不能丟,我們費了這樣大的力氣,花了半年時間,損失了一萬多軍士取得的成果要保護。但皇上在靈武,也存在危險,叛軍的主力仍在長安,如果知道皇上登基,勢必進攻,因此也要帶兵前去保護。而且聖旨十分明確,讓元帥回歸朔方,你是朔方節度使,責無旁貸。我是河東節度副使,有責任保衛太原。因此,元帥回靈武保護皇上,我收縮兵馬駐守太原,程千裏守雲中,與叛軍對抗,為將來反擊打基礎。”

郭子儀想太原難守,李光弼和王承業的兩萬軍隊在叛軍的包圍之下不一定能守得住。但有這支軍隊釘在這裏,就減輕了朔方的壓力,間接保護了新朝廷的安全。當即說道:“這個安排正是我心中所想,但是你們的處境將十分困難。李將軍忠君報國,申明大義,有勇有謀,願意鎮守河東,乃是最好人選。就按李將軍的意見,我和仆固懷恩帶領主力回朔方保駕,你和王承業守太原,程千裏守雲中。太原乃戰略重地,不可丟失,如能堅守一年,形勢定有變化。”

王承業私下對郭子儀說道:“李光弼長期在哥舒翰的手下為將,實際上有師生之情。如果李光弼顧念與哥舒翰的舊情,那如何是好、”郭子儀正色說道:“我已經用哥舒翰的信試探過他了,李光弼對大唐忠心耿耿,不會顧念與哥舒翰之間的關係。希望你與他配合好,但也要有所提防。”

郭子儀帶領三萬唐軍主力從太原撤出,向雲中的方向退卻,蔡希德知道後帶領兩萬人馬追擊。郭子儀讓郭曦斷後,嚴令不準與燕軍纏鬥,隻準阻擋叛軍,掩護主力快速撤退。一路向雲中城退卻。蔡希德忙於接管唐軍留下來的城鎮,自顧不暇,追到雲中城下,沒有與郭子儀的軍隊硬碰。

郭子儀擔心新朝廷的安危,心急如焚,急行軍趕往靈武。路上沒有停頓,隻用了三天時間就到了雲中城,仆固懷恩和程千裏出城迎接。到了城中,郭子儀對程千裏說:“現在皇上身邊兵少,我要回軍保駕。雲中城乃戰略重地,不可丟失,現在蔡希德的軍隊就在身後,轉眼就到雲中城下。你們是老對手了,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你一定要守住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