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雄武設宴哥舒翰降燕 明皇幸蜀崔光遠受命3(1 / 2)

潼關失守,驚動朝野,韋見素急匆匆進宮,向唐玄宗上奏:“啟奏皇上,哥舒翰出擊,追擊叛軍,在靈寶以東的山穀裏中了叛軍的埋伏,全軍覆沒。哥舒翰被擒,田良丘、王思禮、李承光不知去向。京城、京城已經無險可守,也無兵可守了。”

唐玄宗一下子攤坐在椅子上了,此時他已經完全沒有了主意。癡呆一會說道:“國忠呢?他怎麼不來見朕。到朔方、壟佑調兵還來得急嗎?”

韋見素說道:“楊丞相說身體不適,躺倒在中書省。朔方軍已經去了河北,壟佑太遠,遠水解不了近渴。”“難道一點辦法都沒有了,讓朕想想,相朕想想。”唐玄宗真是急了,說話時結結巴巴的。

楊國忠跑了進來,跪在地上,伏在地上不敢抬頭,趴在地上說道:“啟奏皇上,哥舒翰無能,將朝廷推到了絕境。現在大難即將降臨,臣奏請,朝廷遷徙到劍南,燒毀棧道阻擋叛軍。皇上再動員全國百姓,一同抗擊叛軍。”

唐玄宗長出一口氣,緩過神來,坐正身體說道:“準奏,三省和內宮作好準備,事不宜遲,明日動身。”

高力士說道:“啟奏皇上,朝廷遷徙,乃是重大事情,應該進行朝議。聽聽眾位大臣的建議。”

“將軍所言極是,通知所有在京城的官員,不論品級,都到宣政殿上朝,共同討論破敵之計。”唐玄宗顫顫悠悠的從坐椅上站了起來。

朝堂之上,唐玄宗說道:“眾位愛卿,大家可能都沒有想到,朕也沒有想到。前天六月初八,哥舒翰的二十萬大軍,中了叛軍的埋伏,全軍覆沒。昨天叛軍進駐了潼關,哥舒翰被擒。京城已經無險可守了,朝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難題,今天朝議,如何能夠阻止叛軍,保護朝廷。”

此話一出,整個宮殿都炸開了,很多大臣當場暈倒,不少的人放聲大哭,張均兄弟倒是很鎮靜,他們在一起議論要讓太子出來挽救危局。

陳希烈大驚失色,想起了推算的掛相,夢囈般嘮叨著旁人聽不懂的言語,已經在另做打算。

群臣更是惶惶不可終日。那些身穿紫袍、菲袍的官員一大群,都在各自想著心事,卻沒有人站出來說話。

監察禦史高適從來沒有上過朝,今天情勢特別,中書省通知他上朝,就想借此機會表現一番。上前跪到堂前:“上奏皇上,臣高適請命,願率百官子弟及時招募豪桀十萬人,拒守長安城。”

唐玄宗看到堂下跪著的青袍人,差一點沒有暈厥過去。但不管高適的官是多麼的小,但能夠站出來,也是要些膽量的。他掃視殿堂上的百官,然後盯著楊國忠說道:“高適的官雖然不大,敢說豪言壯語,精神可嘉。中書省認為如何?”

楊國忠上前奏道:“中書令楊國忠上奏,啟稟陛下:臣認為高適的膽識過人,但職位太低,沒有能力抗禦叛軍。如果有一能將領兵禦敵,尚可抵擋一陣,掩護皇上撤離長安。遷徙到新都之後,再組織全國的軍隊,抗擊叛軍,將是一個好辦法。”

唐玄宗說道:“那位愛卿願守長安。”台下一片寂靜,沒有人站出來說話。韋見素出班奏道:“啟奏皇上,現在叛賊的大軍壓境,朝廷的主力喪失已盡。調邊防軍進京,時間上已經來不及了,遠水不解近渴。組織城中的義勇,來抗擊叛軍,不切實際,雖然有少數幾個人會拚死抵抗,但成不了氣候,絕大多數人會持觀望態度。拿這些臨時拚湊的烏合之眾去抵擋驍勇的叛軍,無疑是以卵擊石,不可能成功。當務之急是要避其鋒芒,朝廷撤出長安,先保護皇上的安全。然後號召全國的軍隊和百姓,一致抗敵,重新擊敗胡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