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兩朝議戰雙方調部署 死守險關燕軍找新法4(2 / 2)

安祿山的聖旨到了前線,崔乾佑立即招集田乾真、李歸仁、孫孝哲到帥帳商議。他對三人說道:“潼關是中原通向長安的必經之路,要進攻長安必須先攻占潼關。現在哥舒翰將二十萬大軍駐守在關內,拒絕出戰,死守險關。皇上來旨,要我們盡快打開局麵,以解河北之困。”

田乾真說道:“燕朝的精銳部隊都集中在這裏,皇上的目的就是要進攻長安,以最快的速度推翻唐朝。唐玄宗也知道潼關的重要,派重兵把守。如果從正麵攻擊萬難達到目的,可不可以采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辦法。從其他的山澗另開一條小路,繞到潼關的內側,兩麵夾攻,哥舒翰的二十萬大軍就會大亂,不但攻克了潼關,而且消滅了唐軍的主力。”

李歸仁說道:“田將軍的想法很好,但是沒辦法采用。我已經嚐試過了,這一個多月來,都在尋找小路,可是沒有找到。這潼關曆來就是防止中原之兵進入長安的,幾個朝代的加固,那裏還有其他的路徑。”

孫孝哲說道:“本來進攻潼關的軍隊是由皇上親自帶領的,由於常山叛亂,加上他身體有些不適,中途皇上返回了洛陽。現在我們四人各帶一個獨立軍團,駐紮在潼關外圍繞。由於潼關險要,攻擊麵小,根本無法集中兵力強攻。我們這四個軍團是朝廷的主力,每個軍團一萬五千人,下轄三十個鎮。十個鎮為騎兵,共五千人,攻擊時擔任迂回包抄襲擊敵後方的任務。八個鎮為遠程打擊部隊,配備各種弓駑,射程一百步至三百步。攻擊步兵六個鎮,主要任務是正麵攻擊,擔任敢死隊的角色。特種任務步兵六個鎮,負責保障,和保護遠程打擊部隊的安全。軍隊的武器裝備配製超額兩成,我們戰鬥力極強。但是這樣強大的攻擊力,麵對潼關卻束手無策。是不是請示皇上,另辟蹊徑,從其他方向進攻長安。”

崔乾佑說道:“皇上的聖旨你們都看了,皇上讓我來做這道難題,實在是有些力不從心。現在全局的形勢不容樂觀,我們隻能按照皇上的部署行事。為了減輕河北的壓力,我們應該有所行動。各位將軍先回軍營,我再想想辦法,先試探性的攻擊一下,看看反應再展開全麵攻擊。”

哥舒翰在潼關的防禦上著實下了一番功夫,特別招收了一批武林中人。為了防禦偷襲,他向唐玄宗上奏,任命上官青、曾智虎等江湖人物為朝廷的將軍。唐玄宗的目的隻有一個,就是剿滅叛軍。當即就批準了他的奏折。

有一批武林高手參與關口的防守,哥舒翰安心多了。除此以外,他將防禦工事修築得超乎尋常的堅固,關外挖了一道護城河和一道三丈寬的壕溝,重點建築碉樓和戰車通道。按照弓駑的射程,實行三層布防,第一層為車駑,在城樓上一字排開列成橫隊,打擊距離三百步以外。第二層為弓駑手,布置在城牆的中間的碉樓內,安裝強駑,打擊距離一百五至三百步。第三層是弓箭手,安排在城牆的底部,利用射擊孔對敵進行近距離的密集射擊,打擊距離一百步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