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插話:“這郭子儀到底是武進士出身,指揮若定,攻勢強勁,有大將風度。如果劉正臣和王玄誌能在平盧搞出點名堂來,河北的局勢,就有望了。劉正臣上奏折了嗎?”
韋見素說道:“啟稟皇上,臣還沒有接到劉正臣的奏折。”突然兵郎中匆匆上來,將一份奏折交給韋見素。韋見素開奏折驚喜的說道:“啟奏皇上,是劉正臣的奏折,他在奏折中說,他和王玄誌一起已經包圍了平盧。但平盧城內的五千叛軍不肯投降,守將徐歸道十分頑固,拚命堅守。正臣和玄誌正在全力攻城,如果叛軍沒有增援,一個月之內,定能攻克平盧城。”
高力士將奏折遞到唐玄宗的手上,唐玄忠笑著說道:“河北的局麵對朝廷十分有利,如果平定了河北,那胡羯將死無葬身之地。擬旨,告訴正臣,郭子儀已經在攻擊薊城,讓他大膽進攻,攻克平盧,就升任他為節度使。”
楊國忠說道:“各個戰場都報告了喜訊,魯炅的帶領五萬軍隊,在滍水河與叛軍遭遇,進行了激戰,他堅守滍水河南岸,與叛軍對峙,僵持不下。李祗上報,縣尉賈卉帶領義兵設計伏殺了進攻宋州的叛軍主將張通晤,保住了東平郡一線。”
殿堂之中一下子熱鬧起來了,朝中的大臣們都鬆了一口氣。唐玄宗的臉上也掛上了笑容,他坐在龍椅上對上朝的群臣說道:“眾位愛卿,現在那胡逆在我朝眾位將軍的打擊下,已經沒有了進攻能力,大家出出注意,如何能乘勝追擊,一舉消滅叛軍,早日恢複社稷秩序,減少百姓的疾苦。”
張均出班奏道:“現在各個戰場的形勢雖然不錯,但都是各自為戰,形成不了合力,臣奏請太子總管平叛事宜,統一協調指揮各路兵馬,那叛賊不期受首。”唐玄宗點點頭,正準備回話。
楊國忠大驚,如果太子總管平叛之事,剿滅叛軍之後,皇帝也就自然退出了。而且唐玄宗喜歡韻律,沉浸於歌舞之中,早就想讓太子監國。但是,太子與楊國忠格格不入,一旦掌權,那還了得,他的人頭就要落地了。他立即出來阻止,走到張均的右側向唐玄宗奏報:“啟稟皇上,平叛之事一直是皇上親自指揮,各路人馬的調動都是皇上安排的,前線將士也是因為皇上的英明而奮力殺賊。沒有人能取代皇上,臣認為,以現有的建製為基礎,還是由朝廷統一指揮為好。如果更換指揮體係,會給前線將士來來思想混亂,不利於平叛,延長剿滅叛軍的時間。”
唐玄宗本來覺得張均的請奏十分合理,他本人也想輕鬆一下,正準備答應,任命李亨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楊國忠突然上前反對,他不得不重新考慮,因為他幾個月前曾經提出讓太子監國,受到楊貴妃的強烈反對。
楊貴妃已經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了,無法分離,他必須照顧她的情緒。他說道:“今天不討論人事安排問題,隻研究進攻策略,眾位愛卿多提圍剿進攻叛軍的方法,怎樣才能形成合力?展示朝廷的巨大力量,一舉殲滅叛賊,讓老百姓早日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