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更激起了民眾的反感,他們不敢分開對抗,就想辦法軟抗。而那些年輕力壯的青壯年,則四處躲避,一心想逃脫當兵上前線。
征兵並不理想,郭子儀親自到郡縣,督促招兵買馬的情況。他對隨行的公孫瓊岩說道:“我有一種預感,高仙芝和封常清不會有進展。皇上遲早要從雲中方向進擊安賊的老巢薊城。因此要催促地方官,加快征兵進度。到皇上需要的時候,能拉得出去。”
高仙芝退守潼關之後,榮王李琬就病倒了。他雖然掛著兵馬大元帥之名,但不懂打仗,隻有依靠副元帥。現在病了,便在軍營中養病。將所有的軍務,都交給了高仙芝。
先鋒封常清出師不利,十多萬人,不到十天,就被叛軍各個擊破,一敗塗地。高仙芝很不滿意,但事已至此埋怨也無濟於事,隻有正對現實。現在叛軍氣勢正盛,他考慮一番之後,向唐玄宗上書,請求固守潼關。
楊國忠進宮,帶著高仙芝的奏折向唐玄宗上奏:“啟奏皇上,高仙芝上奏,他們調整部署,死守潼關。這個策略不行,封常清吃了大敗仗,洛陽失守,河南道大部分讓叛軍占領之後,他們不思收複失地,一味防守,何年何月能消滅叛軍啊?這個責任不能不追究,臣奏請撤銷他們兩人的一切職務。派苗晉卿擔任陝郡太守,抗擊叛軍。”
高力士將高仙芝的奏折遞交到唐玄宗的手上,唐玄宗看都不看往案上一丟,大發雷霆:“叛軍一路勢如破竹,作為主將,節節敗退不組織軍隊反擊,還有臉再上奏折。形勢已經不可收拾了,他還有心思做這些沒用的事情。”
楊國忠說道:“他們畏縮不前,以至失去戰機,要追究責任以振軍威。扭轉戰局還來得及,隻要將軍們敢於與叛軍作戰,形勢仍然十分樂觀。”
唐玄宗說道:“封常清出征時,信誓旦旦。可不到十天便讓叛軍過了黃河,連續攻下了陳留、滎陽和東京洛陽,高仙芝的十萬大軍駐紮在潼關,不敢出擊。這打的是什麼仗?他們兩人怎麼這樣無能?現在河北河南等中原地區,都成了叛軍的地盤。這些地方的守軍大多數也投降了安祿山,叛軍的力量不斷增強。而且更可怕的是增長了叛軍的士氣,增強了他們的信心,那些原來動搖的將領,現在都跟著安祿山走了。你說怎麼辦?”
楊國忠說道:“那是高仙芝封常清無能,才讓安祿山猖獗起來。皇上已經發出了討伐安祿山的檄文,對將安祿山的人頭獻到朝廷的人封王。已經使那胡逆寸步難行,那些忠於皇上的將軍,定會提著胡羯的人頭向皇上討封。”
唐玄宗說道:“你與封常清差不多,隻會說大話。”楊國忠說道:“臣不懂打仗,指揮不了軍隊,想用戰爭以外的力量擒拿安祿山。”看到楊國忠無能,唐玄宗真想將他換掉,但楊貴妃不願意,他隻好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