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新官上任子儀上奏折 常清撤職仙芝守潼關(三)(2 / 2)

楊國忠立即上奏:“起奏皇上,榮王掛帥並沒有不當之處。主要是封常清高仙芝無能,畏首畏尾,不敢與叛軍正麵交鋒。以至朝廷的軍隊士氣低落,被叛軍打了個措手不及。隻要換掉這兩個主將,平叛指日可待。”

裴寬上奏:“啟奏皇上,安祿山一路南下,十日之內攻克陳留、滎陽和洛陽,自身的損失也不會小。叛軍一定會休整一段時間。加上大年將近,軍士都要過年,因此還有時間布置,重新組織圍剿。臣奏請讓安思順接替封常清,擔任先鋒,到前線破敵。”

安思順有自知之明,不敢與安祿山交兵,出班上奏:“啟奏皇上,叛軍占領洛陽之後,將向四麵擴張,臣猜測長安和南陽襄陽兩個方向將是他們的重點。京城方麵不但要守住潼關天險,還要注意北方,防止叛軍繞道上郡,襲擊長安。臣現在沒有帶兵,不便與叛軍交手。”

楊國忠說道:“啟奏皇上,安思順是安祿山的哥哥,嫌疑太大,不能領兵。臣認為,南陽方麵是重點,魯炅已經動身,調動兵馬前去阻擋叛軍。再派一名將軍守住潼關,叛軍受阻,必出內亂,到時不攻自破。”

太子少師陳希烈出班上奏:“啟奏皇上,現在叛軍勢大,已經有燎原之勢。朝廷招兵平叛,兩軍對壘,多少兵將要血撒戰場,多少百姓有流離失所?臣奏請與安祿山講和,以減少百姓的苦難。”

楊國忠立即說道:“啟奏皇上,陳希烈用心不良,他這是在縱容叛賊,對國家的長治久安不利。朝廷占有絕對優勢,怎能與那胡羯講和?”

國子祭酒李麟上奏:“啟奏皇上,安祿山反叛是以清君側為名,而且假借皇上密旨,許多將士受了蒙蔽,許多百姓也跟著受騙。臣奏請皇上下一道詔令,撤銷楊國忠之職,用以正名。那些受騙上當的將士就會反戈一擊,叛軍不攻自破。”

楊國忠跪到堂下,高聲說道:“啟奏皇上,那胡羯早有反心,他起兵之後,一路勢如破竹,說明他準備充分。臣早就看穿了他的詭計,在皇上麵前揭露了他的陰謀,所以叛賊對臣恨之入骨,編造謊言。臣對皇上一片忠心,天日可見。李麟一派胡言,企圖至臣於死地,請皇上明鑒。”

唐玄宗知道李麟說的是真,如果撤了楊國忠的職,安祿山就沒有借口了,平叛要容易得多。但楊貴妃護著他的哥哥,為了楊貴妃,他寧可國家受累百姓遭殃。他揮手說道:“國忠起來,你的忠心朕難道不知嗎?那胡羯雖能得逞一時,但紙是包不住火的,日久自明。”

張垍上奏:“啟奏皇上,叛軍占駐洛陽與朝廷分庭抗禮,朝廷要快速剿滅叛軍的想法很難實現,因此要作長期圍剿的準備。臣奏請讓嗣虢王李臣領一路軍出上郡增援雲中,進擊叛軍老巢薊城。奏請靈昌郡太守嗣吳王李祗為河南節度使,統領東線軍隊,一方麵防禦叛軍東進,一方麵擴充軍隊配合南陽的魯炅進攻陳留,壓縮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