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上的奏折如泥牛入海,沒有回音。上次楊國忠殺他的門客,唐玄宗處理了李峴,給他多少一些安慰。
這次吉溫的死,唐玄宗沒有給安祿山麵子。楊國忠殺吉溫明擺的是殺雞給猴看的作法,是在告訴安祿山,下一次就是你了。
他不是傻子,也采用了對應策略,加快準備步伐。與京城的聯係加密了,朝廷的各種動作源源不斷的傳到薊城。
那些安插在京城的耳目,及時的將楊國忠的行動變成信函告訴他。楊國忠在京城中散布言論,大談安祿山反叛,使他如坐針氈。而唐玄宗沒有阻止,使他對唐玄宗的中立立場也產生了懷疑。他再一次招集嚴莊等人商議。
安祿山說道:“楊國忠搜查我在京城的住所,殺害我的門客,還殺了與我交好的吉溫。我心痛不已。皇上不聞不問,他隻知道在華清宮與楊貴妃享樂,將朝中大權交給楊國忠。但象這樣的大事,沒有皇上的默許,楊國忠怎麼敢做?如果唐玄宗的聖旨來了,去掉了我三鎮節度使的頭銜,事情就嚴重了。”
啊史那承慶說道:“要是那樣,元帥想起兵也不成了,因為範陽、平盧和河東三個軍鎮的這些將軍之中,忠於皇帝的人不在少數。那時還沒有起兵,三鎮內部就要打起來了,如何抵抗朝廷,因此馬上起兵,給朝廷一個措手不及。”
安祿山說道:“起兵造反不是好辦法,我們要想辦法對付楊國忠。現在楊國忠正在緊鑼密鼓的逼迫我造反,我不能著了他的道。但是想出對他防範措施。”
啊史那承慶說道:“他在京城,有貴妃娘娘庇護,如何防範啊?現在是不容易遇到的好機會,隻有鋌而走險,才能解除危機。”安祿山還在猶豫,這是賭性命,賭名譽的大事,下決心的確很難。
嚴莊向安祿山獻計:“主公何不趁此時機,詐為敕書,言楊國忠把持朝政,內亂宮廷,皇上諭令主公率兵入京誅殺楊國忠。眾人必然從主公而行也。”安祿山沉吟良久說道:“冬日出戰,似乎不利行軍。”乃與阿史那承慶商議。
阿史那承慶笑道:“主公不必憂慮。我等河北兵馬,素習天寒地凍作戰,此番南行,天氣將越來越好,隻怕那些守城兵馬才不習慣天寒地凍作戰呢。”安祿山心裏一鬆,心意已決。
十一月六日,安祿山召集大將們舉行宴會,並且有意透露了楊國忠搜查安祿山在京城住宅,縊殺他的門客李超等人和整死他的親信吉溫的消息,煽動他們反對楊國忠的激情。
果然,酒宴上的將領,聽到消息後,一個個大罵楊國忠,要進京捉拿他正法。已經到了酒酣耳熱之時,安祿山認為時機成熟了,拿出了事前繪製好的地圖給大家看。圖上標明了從薊城至洛陽沿線的山川形勢、關塞要衝,向將領暗示了他的進軍路線。
阿史那承慶、史思明、田承嗣等人表現出義憤填膺,紛紛表示,要進京捉拿楊國忠。安祿山十分滿意,他對手下的表現給予包獎。宴會結束時,向每人賞賜了金帛,並授予一張地圖。那些將軍欣然接受,沒有人提出異議,這更堅定了他反叛的決心。加緊準備,計劃出征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