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峴是唐高宗時期吳王李恪的孫子,也是皇族中人。唐玄宗對他也很了解,便說道:“李峴是皇室之人,政績突出,由四品晉升從二品,雖然越級提拔,但朕已經下了聖旨,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到職。。”
楊國忠說道:“啟奏皇上,李峴雖是四品太守,他世襲國公爵位,而且為官清正,樂善下士,長於吏治。寬政惠民,勤政廉潔,頗有政績。百姓稱他愛民如子,口碑載道,深得人心。所以當地的百姓一再挽留,臣認為他既然在魏郡博得眾譽,就讓他在魏繼續幹下去,管理京城的人選,另外再選。”
韋見素說道:“啟奏皇上,任命李峴為京兆尹的聖旨已經下了,他就是最好人選。請皇上再下一道旨意,催促他即日上任。有皇上的聖旨,魏郡的百姓會放行的。”“準奏﹗讓翰林院擬旨,催促李峴即日赴京上任。”楊國忠想反對,已經來不及了。
韋見素按照唐玄宗的旨意起草奏折,晉升史思明為二品將軍,田乾真、蔡希德兩人為三品將軍。同時提拔了三名四品將軍,六名五品將軍。草擬奏折送到中書省,中書舍人竇華收下後,按照楊國忠的心意,將它扔到一邊,一直沒有拿到中書省審議。
李亨進宮向唐玄宗請安,唐玄宗說道:“你來得正好,契丹已經徹底消滅了,朕的一塊心病去掉了。”李亨說道:“啟奏父皇,契丹人不易管理,讓安祿山統管他們不大合適。兒臣建議,讓在國子監讀書的契丹王子李楷落,回到契丹擔任鬆漠都督,由他來管理契丹。”
唐玄宗說道:“這方法好,讓契丹人管理契丹人,比我們派人管理好得多。就按你說的,讓李楷落速來見朕。”
李楷落急匆匆進了皇宮,跪在地上說道:“臣李楷落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
“平身。”唐玄宗抬了下右手說道:“楷落王子,你父與大唐為敵,起兵造反,殺了樂靜公主,襲擾中原百姓,已經被擊斃。你認為此事該如何處理?”李楷落伏地說道:“啟奏皇上,父王做了唐朝的郡王和都督還不滿足,起兵造反。已經是犯下了滔天罪行,皇上處置他,是他罪有應得。臣是他的兒子,願意承擔責任,接受處理。”
唐玄宗端正姿態說道:“看來在國子監沒有白學,禮儀規範多了,也明白了許多事理。契丹既然歸附了大唐,也是我們大唐的子民。所以一視同仁,朕讓你繼承父職,擔任鬆漠都督,你可願意?”
李楷落趴在地上說道:“感謝皇上恩典,皇上不但不治臣的罪,反而委以重任,臣肝腦塗地也報答不了君恩。隻有一心一意跟著皇上,服從大唐的法典,做大唐的好臣民。”唐玄宗對高力士說道:“將軍告訴國忠,讓中書省擬旨。”
楊國忠進了皇宮,將草擬的聖旨呈上,唐玄宗打開一看,竟然有兩道聖旨。一道是李楷落的任命書,另一道是招安祿山進京的詔書。唐玄宗說道:“國忠想得周到,讓祿山到京城來休養一段時間,也是對他的一種獎賞。由誰去傳達朕的旨意呢?”楊國忠說道:“臣舉薦中書舍人宋昱去薊城傳達聖旨。”高力士說道:“啟奏皇上,宣讀聖旨,派宮內的人較好,臣舉薦中使馮神威去薊城。”唐玄宗說道:“準奏,就按將軍的意見,讓神威去一趟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