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均說道:“楊暄是楊國忠的長子,當然升得快。幾乎是半年升一級,他擔任戶部郎中就不稱職,卻升任禦史中丞,做了禦史中丞之後,成天玩樗蒲,竟然升任戶部侍郎。聽說貴妃娘娘正在說情,將他的次子楊昢招為駙馬。楊國忠當首席宰相還不到兩年,簡直是雞犬升天啊。當年李林甫做了十幾年的宰相,長子從三品,次子從五品。也是在他擔任宰相十年之後才任命的。楊國忠比他更加跋扈。”
顏真卿說道:“隻能說明,楊國忠更加不講規矩。可惜我隻是禦史台的一個辦案人員,主宰不了禦史台,不能向皇上直接上奏折。不然的話,我就會進皇宮直接遞折子,將實情報告皇上。”
張均說道:“顏大人的侍禦史已經幹了三任了吧,進士出身,幹了二十年,還隻是一個六品官,應該升職了。楊暄擔任戶部侍郎,禦史中丞的位置就空出來了。加上禦史中丞吉溫擔任兵部侍郎,還兼任河東節度副使。正需要一個得力的人來管理禦史台。顏大人經驗和才幹都不差,早就應該升到禦史中丞的位置上了。如果論才氣選官,做禦史大夫也能勝任。”
顏真卿說道:“按資曆,論能力,我都應該在禦史中丞這個位置上。但我先是不願巴結李林甫,現在又不願意巴結楊國忠,所以到不了這個位置。”
張均說道:“皇上還是識人的,逮著機會的時候,我向皇上推薦你。”顏真卿的身子一振,有三品正卿推薦,就成功了一半。當即說道:“從社稷安穩出發,我擔任這個職務有利。可以配合張大人,節製楊國忠。”
張均說道:“現在皇上寵信楊國忠,如果我們再不講朝廷的法度,任由他亂來,國家就要亂了。我就是為了社稷,才要這樣做的。你放心,你在朝中的為人,誰不清楚啊?”
聽到這話,顏真卿的心情好多了,不管能不能成功,有人在皇上麵前為他說話,是好事。當即起身告辭:“拜托老兄了。”
張均進入皇宮向唐玄宗彙報大理寺審案的情況,唐玄宗十分滿意。臨走的時候,他對唐玄宗說道:“啟奏皇上,侍禦史顏真卿已經連任三屆了,他為人正直,很有才華,臣舉薦他擔任禦史中丞。”
唐玄宗說道:“朕知道,他是開元二十二年的進士,一直兢兢業業。朕讓吏部考核一下,按程序報批。你也是朝中的老臣了,對朝政之事應該多操心。前些時將你們三兄弟貶到邊遠地區,也是對你們的一種鍛煉。不要記在心上,有些事是分不出對錯的。對朝政有利的事,大膽向朕上奏折。”“謝皇上恩典,臣一定盡心竭力。”張均伏地謝恩。
楊國忠到宮內向唐玄宗彙報事務,完了之後,唐玄宗對他說道:“真卿是進士出身,從監察禦史幹起,在禦史台已經二十年了,一直兢兢業業,工作十分出色,可提拔為禦史中丞。吏部議一議,按程序上奏折報給朕。”楊國忠不敢提出異議,當即應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