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大難不死功成又生悲 路見不平除霸複得助(一)(1 / 2)

邊將兩度進皇宮,君王帶笑臣子恭。

前路元帥骨已寒,遙思太原唐國公。

安祿山進了帥府,坐到帥位上,立刻恢複了自信。回想兩次進長安,心有餘悸。嚴莊進來,將各個郡縣送來的報告放置在他的麵前。站在旁邊說道:“元帥安然回來,可喜可賀。”

安祿山說道:“這次麵見皇上,驚心動魄,到現在還驚魂未定。雖然爭取了兩年時間,但兩年之後還得離開薊城。就目前的情況看,當宰相就得拉下楊國忠,但皇上對貴妃娘娘無限寵愛,楊國忠是她哥哥,拉下他不可能。而且我和他已經勢成水火,他的首席宰相不動,我就永無出出頭之日。這次僥幸逃脫,靠的是隨機應變。今後怎麼辦呢?心裏沒底。”

嚴莊說道:“元帥現在已經到了懸崖之邊,有楊國忠在朝,就沒有元帥的好日子過。皇上答應了兩年,楊國忠不會讓元帥自在兩年。他會使用首席宰相的權力,置元帥於死地。即使皇上相信元帥,兩年後又如何應對,元帥應該作好打算。前車之鑒就在眼前,王忠嗣和皇甫惟明的冤案還會再現。”

安祿山捶了一下桌案說道:“我不願做皇甫惟明和王忠嗣,那樣太不值。”嚴莊說道:“難道不能做唐國公李淵嗎?狗急了也會跳牆。”安祿山眼睛一亮,他的確有這樣的潛意識,但馬上就按下了。對嚴莊說道:“少說這種大逆不道的話,那樣不會成功,反而害了百姓和將士。現在是太平盛世,不是隋末的天下大亂。”

“大帥回來了,末將在軍營中日思夜想,有些熬不住了。”啊史那承慶急匆匆進了帥府。嚴莊主動退了出去,安祿山正要與啊史那承慶推心置腹,了解將官的心思,沒有留他。站起來對啊史那承慶說道:“承慶最對我的心思,在當前這種混亂的局麵下,有你在我的心就安了一半。”

啊史那承慶說道:“元帥不在薊城,軍隊六神無主,不知如何是好?第一時間到來,就是要對元帥說,薊城離不開元帥。”安祿山說道:“好兄弟,做哥哥的先謝謝你了。這是進京十分凶險,差點就回不來了。”

啊史那承慶說道:“這些天末將在軍營中翹首以待,如果再有幾天不回,就要和蔡希德一起赴京麵君了。”

安祿山上前拉著他的手說道:“感謝你啊,我的好兄弟。在戰場上出生入死,這份感情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不過這樣的蠢事還是不要做,到時候,哥哥陷進去了,還要帶上好兄弟,不劃算。”兩人並肩走到帥案的旁邊。

侍衛搬來坐椅,放在帥位的對麵。安祿山說道:“放到我的旁邊,我們兄弟好好的述一述。”侍衛答應一聲是,將座位放在帥位的左則。安祿山握著啊史承慶的手,並排坐下。

啊史那承慶說道:“怎能和元帥並肩?末將受寵若驚。這次元帥進京,薊城的軍士,聽說有風險,一個個摩拳擦掌,要進京保護大帥。”

安祿山說道:“將士們對本帥的看重,一定銘記於心。但是,做事要用腦子,我們薊城軍在東北可以橫衝直撞,但在京城就微不足道了。如果真是那樣,不但害了那些將士,也害了我安祿山啊。”

嚴莊和高尚二人一起進來,兩人一起走近帥案,伏地跪拜,同時說道:“下官參見大帥。”安祿山連忙起身,上前扶起他們說道:“二位是我的心腹參謀,平時不拘泥於禮節,今天為何行此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