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說道:“朕知道太子的話中有話,朝廷的規矩已經有百年曆史,該改的還是要改。國家發生了變化,政策也不能僵化。你也要心裏有數,不能隻盯著幾個人,要統籌全局,平衡各種關係。張氏兄弟還未出發,聖旨已經下了,總要走走過場吧。為這事你來見我,說明你很關心朝廷中的事。放心好了,過些時自然會讓他們回來的。今天國忠也來了華清宮彙報朝中事務,我們一起進餐。借這個機會,也可以拉近一下你們兩人之間的關係。朕已經是七十歲的人了,國忠很能辦事,還希望將來,能夠繼續得到重用。”
李亨十分討厭楊國忠,但不敢在唐玄忠麵前表露,躬身說道:“父皇身體健康,永葆青春,兒臣永遠在您的麾下。”
“你這是在奉承朕啊,自太宗皇帝以來,我們李氏君王,都沒有活過五十五歲,朕現在年過七十,已經創造了曆史。在位四十多年,已經倦了,早就想卸下這付擔子。但是諸多原因,還得操這份心。當一個好皇帝是很累的,前二十年,朕每天卯時起床,處理奏折上百件。累得是眼花繚亂,你要做好準備。走,進繕去﹗”唐玄宗起身向餐廳走去,李亨緊跟在後。
餐宴之上,楊國忠來得較晚,他先向唐玄宗跪拜,然後硬著頭皮走到李亨的麵前,裝做下跪的姿態,口中說道:“國忠參見太子殿下。”
在唐玄宗麵前,李亨不敢對楊國忠怎麼樣。上前一把扶住說道:“丞相不用多禮,這是後宮酒宴,不要過於拘泥。父皇對丞相十分信任,將朝政交於丞相。丞相全心全意辦差,深得父皇信任。希望丞相兢兢業業,尊循法典處理好朝中事務時,讓大唐永遠繁榮昌盛。”
唐玄宗說道:“看到你們能相互理解,十分融洽,朕非常高興。處理朝中事務,朝官稱讚,百姓擁戴,就證明很好。朕希望大唐盛世經久不衰,永遠傳承下去。”
楊國忠說道:“現在國強民富,百官擁戴,朝政穩定,天下太平,祥瑞之氣漫卷人間。但是也有不安的地方,契丹反叛四五年不能平息,乃是隱患。”唐玄宗說道:“祿山已經說了,兩年之內捉到迪輦俎裏,那時他將到朝廷來與你共事,希望你們精誠團結,共同處理好朝廷的差事。”
楊國忠心想,讓那胡子到了朝廷,我的日子就不好過了,那能共事?對唐玄宗說道:“皇上被那胡子蒙蔽了,他如果真心想消滅契丹,早就捉住了迪輦俎裏。有人反映他暗中與迪輦俎裏勾結,並沒有真心解決契丹問題。”唐玄宗拉下臉正色說道:“沒有根據的事,不能亂說。你是宰相,這樣的話是能隨便說的?”
楊貴妃立即打圓場:“這是在飯桌上說的,不是正規場所,作不得數的。說錯了話也不要緊,改了就好了。”唐玄宗的臉色緩和了許多,楊國忠說道:“安祿山從小就有叛逆的心裏,他是胡人,不懂中原文化,懷有反心。皇上不要被他的假相所迷惑,此人兵權不解,對朝廷將是一大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