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群雄聚集歐陽鼓勇氣 對手增援方嵐行妥協(二)(1 / 2)

楊國忠繼續詆毀安祿山,唐玄宗不高興了,扳著臉說道:“國忠什麼都好,隻是度量不夠。朕說了你多少回,東北的邊防十分重要,契丹人不好對付,隻有祿山能夠鎮得住。邊防不亂,天下才能太平。”

李亨聽張均說過安祿山的事跡,知道他在東北的威望很高,對朝廷來說,不是一件好事。當即說道:“安祿山主宰東北軍政事務的時間太長,而且身兼三鎮節度使,手握重兵,自持軍功,年初來京,向父皇討封,父皇為他和他的兒子加官晉爵,他還不滿意,長此下去不易駕馭。”

楊國忠馬上說道:“太子殿下說得太對了,安祿山心存異誌,早有反心,聖上應盡快處理。”唐玄宗一下子也猶豫起來了,用遲疑的語氣說道:“不會吧,祿山對朕忠心耿耿,你們不要亂猜疑。”

楊國忠一心一意要把安祿山整趴下,難得有***忙這樣好的機會,立即說道:“皇上可以試他一試,安祿山剛剛離開京城不久,皇上現在下詔招他進京,不說任何理由,他如果心虛,必不敢來,如果來了證明他對皇上忠誠。”他心想:“安祿山剛剛離開長安,而且發生了一些變故,現在還沒有到達薊城,立即詔他進京,他一定會犯疑,認為皇上要處理他,肯定不會馬上就來,等探明虛實之後再行動,已經不能按時到達。隻要錯過時間,就好對他定罪。”

楊貴妃也說道:“哥哥的這個法子很好,如果祿山心術不正,一定心存疑慮,不敢來京。如果心懷坦蕩,就不會有顧慮,立馬就會進京。他不敢進京,皇上就能治他的罪。”

唐玄宗笑著說道:“貴妃也這樣說,那就立即擬旨,招祿山火速進京。”楊國忠高興了,當即起草詔書,讓宋昱用六百裏加急的辦法,一路上不歇人,隻換馬,兩天兩夜,趕到了薊城。

安祿山剛剛回到薊城,宋昱就到了,直接進了帥府,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大聲念道:“安祿山接旨。”安祿山忙不迭的跪在堂下。高聲說道:“臣安祿山接旨。”

宋昱展開黃色的聖旨,大聲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範陽節度使安祿山即日進京。欽此﹗”安祿山臉色都變了,伏在地上,大聲說道:“臣接旨,吾皇萬歲,萬萬歲。”為了掩蓋內心的恐懼,他趴伏在地上,沒有立即起來。

緩和心情之後,安祿山緩慢的爬起來對宋昱說道:“欽差大人容祿山稍事準備,一同進京。”宋昱說道:“本欽差隻傳達聖旨,不催促元帥何時起程,是否進京,何日進京?由元帥定奪。”

安祿山對嚴莊說道:“中午設宴,款待欽差。”嚴莊躬身應道:“是,請欽差大人隨下官去”宋昱對安祿山說道:“本官任務已經完成,不勞元帥費心,到驛站休息一天,明天回京複命。”不理嚴莊,出了帥府。

安祿山拿著唐玄宗招他立即進京的詔書,對嚴莊說道:“本帥從京城回來,昨天才到,今天就來了詔書,要我進京,而且詔書之中沒有說明任何事由,這是一件很不尋常的事情。”

嚴莊說道:“宣詔的宋昱,態度生硬,是不是楊國忠又在暗中搗鬼。元帥何不招集部下大將商議呢?”“此議甚好,立即招集在薊城的將軍來帥府。”安祿山向嚴莊揮了一下手說道。

範陽節度副使賈循、大將阿史那承慶、蔡希德很快來到帥府,安祿山很想聽史思明的意見,但是他在平盧不能來。安祿山將皇帝的詔書給眾將傳看,蔡希德說道:“這事蹊蹺得很,元帥進京住了半月,剛剛回來,又要複去,這裏麵一定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