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將軍討職國忠使陰招 皇帝催詔張垍中暗算(四)(1 / 2)

安祿山走後,楊國忠就到了華清宮,向唐玄宗上奏:“啟奏皇上,安祿山這次進京,向皇上要官要祿,不懷好意,是在為反叛做準備。”

唐玄宗說道:“國忠啊,祿山這次進京,並不十分滿意,你們將相之間不要互相指責,宰相肚裏能撐船嘛。”

楊國忠說道:“皇上給了安祿山那麼多好處,他還不滿足,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胡人的胃口太大,皇上不能再寵他了,老是這樣寵著,他就不知天高地厚了,越慣越壞,應該打擊一下他的氣焰。”

唐玄宗說道:“他呀,對沒有任命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不滿意,他是想學學李靖和徐績這兩個人,出將入相啊。”

聽唐玄宗這樣說,楊國忠心裏倒吸一口涼氣,心想‘這家夥真的想要我的位置,看我不整死你,敢和我作對,想奪我的位,軍功再大,也沒用,難道你比王忠嗣還牛。’

唐玄宗見楊國忠不說話,而且對他至今沒有草擬張垍取代陳希烈擔任左丞相的聖旨,有些不滿意。看著他說道:“在想什麼啊?我讓你起草詔書的事,做了沒有啊?”

楊國忠如夢初醒,這才想起唐玄宗要他草擬張垍取代陳希烈擔任侍中、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事情。

隨口說了一句:“吏部已經考察過了,三省正在審議,通過了便起草詔書,送呈皇上。”他對張垍擔任左相十分不安,不管是能力上,還是背景上,他自知不及,如果真的下詔讓張垍取代陳希烈,他的正宰相的位置就不久了,怎樣阻止呢?

突然想起了安祿山想當宰相的事情,覺得可以利用一下,立即說道:“安祿山怎麼知道皇上要下旨讓他擔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呀,這事隻有皇上知道,再就是我和張垍知道,一定是張垍告訴安祿山的,朝廷法典規定,內臣不得與邊將相勾結。如果是這樣的話,張垍不宜擔任左相。”

唐玄宗沒有深思,對楊國忠說道:“你調查一下,有沒有這事,其實他自己知道,是他親口對安祿山說的,與張垍是否告訴安祿山,沒有關係。但按照唐朝的法律,皇帝也不能隨意對大臣許願。”

楊國忠如獲至寶,立即請張漸等人商議。張漸說道:“張垍的威脅比安祿山還要大,他是駙馬,與皇上親近,文才韜略都不在相爺之下,一定要利用這次機會,把他整垮,讓皇上死了這份心。”

竇華說道:“他的哥哥張均也是一個很大的威脅,與太子的關係很好,也有入相的可能,這次連他一起整,”

宋昱說道:“他的弟弟張埱也不是易於之輩,要整就三兄弟一起整,讓鄭昂去調查,他的路子廣,一定要三兄弟一起調查,拿出有分量的東西,讓皇上深信不疑。”

楊國忠說道:“宋昱說得好,整垮張氏在兄弟,就在朝廷之中樹立了威信,今後就不會有人與我作對了。這次一定要要下大力氣,徹底調查此事,能用上的手段,都給我用上。這件事不辦好,我寢食難安。要下大力氣辦好這件事,當作目前的頭等大事來做。交給宋昱和鄭昂,你們倆一起想辦法,最好是將他們趕出京城,辦理得越快越好。”

鄭昂是吏部郎中,掌握官員晉升考核大權,結交的官員很多,調查安祿山與張垍來往的證據很快就有了結果。向楊國忠彙報:“經過多方調查,皇上要求翰林院起草聖旨後不久,安祿山便與張氏兄弟一起吃酒,酒桌上張垍向安祿山祝賀,透露了聖旨的內容。”楊國忠十分高興,想不到老天爺這樣照顧他,事情會這樣出奇的順利。他立即召集智囊團的人,到宏發綢緞鋪的密室裏商量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