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於仲通立即將早已起草好碑文,上奏唐玄宗。唐玄宗看後,興致來了,提筆在上麵寫了“銓綜之能”四個字。
鮮於仲通喜出望外,跪在地上說道:“皇上聖明,四個字就概括了幾千字,皇上是一代明君,楊丞相也是一代賢相,這大唐盛世將經久不衰。”唐玄宗微笑著點點頭。鮮於仲通心領神會,把這幾個字用黃金填上,將其立於尚書省門前,歌頌楊國忠,一是向皇帝表忠心,二是向楊國忠獻媚。
張垍對“銓綜之能”碑甚為反感,但是皇帝的聖旨,他們也不敢明目張膽的反對,私下說道:“任意胡為,倒成了銓綜之能了。父皇的眼睛是被妖霧迷住了。”寧親公主說道:“相公在翰林院擔任首席大學士,參與國事,還不滿足啊?”
張垍是個很有抱負之人,作為當朝駙馬,隻是在翰林院起草聖旨,作一些清閑之事,他一直耿耿於懷。聽了寧親公主的話,就想發發怨氣。拉下臉說道:“翰林院現在不是從前了,開元年間,皇上遇到重大事情,都要到那裏征求意見。到了天寶之後,皇上隻陪著貴妃娘娘,再也沒有去過翰林院了。以前皇上寵信李林甫,一直讓他處理政事,壓製了翰林院一批大學士的才華,我們忍氣吞聲不敢反對。現在皇上又寵信楊國忠,而且有過之。他楊國忠呢,還要別出心裁,任意胡為,翰林院的大學士們,早就有些不自在了。”
寧親公主說道:“父皇的年紀大了,精力有限,沒有年輕時的睿智也是人之常情。隻是埋沒了你的才華,我也心有不甘。”
張垍心中不痛快,便請他的哥哥張均一起喝酒,幾懷酒入肚,他們的話匣子就打開了。而且越說話越多。
張均平時少不了怨氣,但不敢隨便亂發。現在兄弟倆一起喝酒,膽氣壯了,將一杯酒倒進口中,猛然吞下。右手食指敲擊著桌麵,咬牙說道:“楊國忠,一個無德無才的市井混混,靠著貴妃娘娘,青雲直上,竟然當上了首席宰相,主持朝政。皇上迷戀貴妃娘娘,長期不上朝,將軍政大權交給他,而他不懂治國安邦之策,用市井上的一套辦法處理政事,打擊賢者,重用小人,長此以往國家不出大事才怪。你是皇上的女婿,與皇上有特殊關係,和皇上接觸多,可以找機會在皇上麵前陳述利害關係,讓皇上清醒清醒。”
張垍說道:“哥哥說的有理,楊國忠比李林甫還不如,辦事隨心所欲,根本不按朝廷的法典來,而且一意孤行。對皇上和貴妃娘娘極盡獻媚,對朝中大臣任意打壓,順他者昌,逆他者亡。他擅自更改朝廷選官的辦事程序,將十分嚴肅的朝廷大事,當作兒戲,本來要幾個部門協作,半年完成的工作,他找幾個人,在尚書都堂一天就辦完了,這等草率,能選得出賢能之人。可鮮於仲通等人向皇上上奏折,為他立“銓綜之能”碑,真是顛倒黑白。哥哥與太子殿下好,有機會要多多提醒太子,不能讓楊國忠這樣胡搞,這樣要出大事的。”
張均說道:“太子膽小怕事,不敢向皇上建言。皇上卻將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貴妃娘娘的身上,對楊國忠的寵信,已經超過當年的李林甫了。”
兄弟倆越喝越興奮,酒越喝得多,話也越多。酒醉心明白,言是行為的表現,兩人這樣大言撞擊楊國忠,也不怕搞出什麼事來?興致不減。
注1:唐朝官名,東宮屬官,輔佐和監督太子,從四品上。
注2:唐朝官名,兵部次官,正四品上。
注3:唐朝官名,地方州的主官,正四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