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借兵不成逼反李獻忠 生意艱難求助歐陽明(二)(1 / 2)

啊史那承慶與高尚到了帥府,安祿山說道:“契丹反叛已經三年多了,他們在邊境天天鬧事,弄得我很是被動。為了維護邊疆安寧,軍費開支不斷增加,我現在是捉襟見襯,應接不暇。嚴莊提議向皇上要錢,皇上精明得很,不會隨便給錢的。你們說說,該如何才能要到錢?”

高尚說道:“要錢的最好辦法是打仗,隻要對契丹全麵進攻就能要到錢。”安祿山說道:“要向契丹全麵進攻,就要取得徹底勝利。你有何良策能夠一舉殲滅契丹的軍隊,活捉迪輦俎裏啊?”啊史那承慶說道:“哥舒翰攻打吐蕃的石堡城時,屢屢無功而返,後來借用了李獻忠的同羅兵,一舉攻下了石堡城。元帥可向皇上請求,借李獻忠的同羅兵作為先鋒,消滅契丹的把握,能夠增加三成。”

高尚說道:“啊史那將軍的主意很好,李獻忠原名阿布思,原為九姓鐵勒同羅部落首領,烏蘇米施可汗統治時,任命他為西部的葉護,地位僅次於可汗。汗國滅亡,烏蘇米施可汗被拔悉蜜、回紇和葛邏祿的聯兵攻殺後,他率部投奔唐朝,皇上冊封他為奉信王,並賜姓名李獻忠,將其部落安置在朔方節度使所屬的河南1地區。有了一塊不錯的安身之地,李獻忠和幾萬同羅人生活得很好。因此對皇上感恩戴德,大帥如果能夠說動皇上,讓他帶兵幫助,一定能成。”

嚴莊說道:“李獻忠的軍隊是騎兵,行動迅速,正好作為追擊契丹軍隊的先鋒。但是李獻忠身為節度副使,一定不會來薊城。元帥就是讓他擔任薊城節度副使,他也不可能來。”安祿山說道:“朔方節度使現在由李丞相兼任,隻要說動皇上,聖旨下了他敢不來?”

嚴莊說道:“李獻忠的軍隊,英勇善戰,元帥要想辦法將他們收編到範陽軍鎮來。這樣我們範陽軍的戰鬥力又提高了,在朝廷永遠保住第一大軍鎮的名頭。”

安祿山說道:“你我想到一塊去了,我這次下定決心要將他合並到範陽來。,如果李獻忠投靠本帥,我就收留他們,如果不合作,我已經做好準備除去他本人,而留下他的兵將。”

高尚說道:“大帥英明,要說動皇上,還得大帥親自出馬。朝廷規定,邊防元帥進京,要有皇帝的詔書,大帥如何進京呢?”安祿山說道:“這事不用你操心,你隻管寫好奏折。貴妃娘娘是我的母親,按漢人的規矩,兒子拜見母親天經地義。何況田乾真捉了一批契丹俘虜,正好作為獻給朝廷的禮物。”

天寶十一年六月,安祿山離開長安不久,又來到了京城。名義是獻上一批契丹俘虜,同時彙報邊疆目前的情況。實際上是探一探朝廷的風向。他來到京城,不顧旅途疲憊,先進宮去拜見了母親楊貴妃,然後來拜見唐玄宗。遞上奏折,向他上奏:“啟奏皇上,這段時間契丹人十分猖獗,我們針鋒相對連續打了幾個勝仗。捉了一批戰俘,現獻於朝廷。”

唐玄宗很高興,對安祿山說道:“契丹人背信棄義,對我大唐不敬,必須懲治。今年夏季,你們再次起兵攻打契丹,一定要活捉迪輦俎裏,振我大唐國威。”這話正中安祿山的下懷,他立即說道:“皇上英明,契丹人已經成為我們的敵人,對敵人不能手軟。以東北三鎮的兵力,擊敗契丹沒有問題,但要徹底消滅他們,尚有難度。如果能將李獻忠調到薊城,擔任範陽節度副使,讓他手下的同羅兵作先鋒,把握就會大增。有了同羅兵打先鋒,我們能夠做到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