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借兵不成逼反李獻忠 生意艱難求助歐陽明(一)(1 / 2)

烽火連天馳鐵驄,遙想功名入夢中。

默思惆悵計不就,薊城樓上指向東。

安祿山站在薊城的城樓上,這段時間他不走運,想做的事一件都沒有做成。好在他能見風使舵,在朝廷活動了一番,節度使的頭銜算是保住了。嚴莊緊跟在他的身邊,這段時間沒有離開他的左右。一是為他出謀劃策,再一個就是解他的悶,寬他的心。

安祿山眼望東北,歎氣說道:“本想建功立業,能進得京城,實現出將入相的計劃。沒想到惹火燒身,給邊疆帶來巨大麻煩。幾年來前線的戰事一直不斷,契丹人仗著北邊的地域遼闊,與我們周旋。要徹底消滅他們,還真不容易。現在的契丹人完全不將本帥放在眼裏,迪輦俎裏和耶律裏思,統一契丹八部,將邊境地區鬧得一塌糊塗。前次進京,在朝廷內外下了大功夫,雖然得到皇上的信任,但契丹的問題不解決,我這心裏就不踏實。回到薊城之後,本應該有一番作為,可是又過去兩個月了,仍然找不到好方法。如果這樣下去,找不到契丹主力決戰,本帥不好向朝廷交差呀。”

嚴莊說道:“我們派出的探子報告,迪輦俎裏現在躲藏在護真河畔的軍營裏,元帥派一支輕騎兵突襲,定能抓到他。隻要能捉到迪輦俎裏,就是大功一件。元帥進京接替李林甫的時機就到了。”

安祿山看了嚴莊一眼說道:“信息可靠嗎?不要又去撲個空。”“三個探子報來的結果,不會錯的。元帥的行動要快,過段時間他又要跑了。”嚴莊上前說道。安祿山說道:“命令蔡希德帶領本部人馬,直擊護真河的契丹軍營。”嚴莊當即起草命令,派信使用加急送出。

安祿山立即發出號令,集結薊城的軍隊。阿史那承慶立即組織,軍隊集中在操場之上,安慶緒、張忠誌、孫孝哲已經全副披掛,騎馬站立在隊伍的前麵。安祿山進行了暫短的動員之後,右手一揮發出將令:“出發。”親自帶領範陽的軍隊,偷襲護真河迪輦俎裏的營壘。唐軍日夜兼程,急行軍前進,途中與蔡希德的軍隊相遇,安祿山命令蔡希德繞過東北,迂回包抄兩麵夾擊。

兩路軍隊分兵合進,全速進剿。安祿山已經算計好了,滿以為可以一舉捉住或者擊斃迪輦俎裏。但當兩支唐軍彙合之時,契丹人已經無影無蹤,除了軍營的痕跡外,連帳篷都沒有一頂,迪輦俎裏不知去向。

探子來到安祿山的馬前報告:“報告元帥,契丹人昨夜拔營向北逃竄。”安祿山說道:“敵軍有多少,領頭的是誰,逃往那個方向?”“啟稟元帥,契丹軍有一萬多人,迪輦俎裏、耶律裏思、蕭遠山都在其中,昨夜三更向北方逃跑。”“好,繼續跟蹤探察。”安祿山手一揮對傳令兵說道:“傳令蔡希德,從東北方向追擊。”他自己帶兵向西北方向追擊。

契丹人好像知道安祿山的部署,他們既不往東,也不往西,隻是向北方奔逃。安祿山的兩路軍隊從側麵迂回,跑了不少的冤枉路。等到兩軍再一次彙合時,契丹人早已躲到草原深處了。安祿山的軍隊追擊了半月,但一直在契丹人的身後,唐軍總是慢了一拍。加上契丹人輕騎方便,認準一個方向,隻是向北逃竄。唐軍一直緊追不舍,已經追到極寒的地方了。戰線越拉越長,軍隊疲憊不堪,糧草物資沒能跟上。其時所帶糧草已經用盡,再追就要餓肚子了,唐軍不得不撤回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