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楊釗犯忌請求改姓名 仙芝好戰兵敗怛羅斯(四)(2 / 2)

唐玄宗接到高仙芝的奏折,十分高興,讓段秀實帶口諭:“仙芝西征有功,凱旋之後進京上奏,必有封賞。”

整個石國,都把希望寄托在國王的身上,沒有對唐軍進行有效防備。高仙芝就在那俱車鼻施出走兩日之後,斷然下令,出兵掩襲,對石國進行血洗。

石國的軍隊本就不是唐軍的對手,加上乘其不備,唐軍攻擊奏效,石國的軍隊亂成一團,很快就被唐軍擊垮。

高仙芝俘虜石國部眾,隨後他縱兵殺掠,甚至連老弱病殘都不肯放過。這次行動,高仙芝共獲石國的瑟瑟十餘斛,黃金五六橐駝,其餘口馬雜貨等不計其數,統統成了他的家財。

撈到了大量財富,高仙芝還不滿足,從石國回軍的途中,又誣蔑突騎施反叛,攻打了突騎施。

突騎施與石國一樣,也是當時西域各國中與唐朝關係最親密的國家之一。突騎施當然不是唐軍的對手,加之倉促應戰,當然抵擋不住唐軍的攻擊,一觸即潰,高仙芝俘虜了國王移撥可汗。

於是,高仙芝便向唐玄宗上奏折,稱平滅了石國和突騎施,向朝廷報功。天寶十年正月二十四日,高仙芝入朝,獻其所俘獲的突騎施可汗、吐蕃酋長、石國王、朅師王。

此前那俱車鼻施已經被段秀實所殺,沒有進長安西北麵的開遠門。唐玄宗在華清宮,不便招見這些國王,立即下令將他們押入大牢,交刑部審理。

高仙芝怕移撥可汗說出實情,向唐玄宗上奏:“啟奏皇上,突騎施可汗移撥,竟敢與我們大唐軍隊對陣,而且傷了很多我們的軍士,為了殺一儆百。臣認為必須立即處斬。”

唐玄宗見到高仙芝一下子送來了這多小國的國王進京,非常高興,立即準奏。同時唐玄宗以高仙芝功勳卓著為由,加授他開府儀同三司2。

石國與突騎施的被攻打,引起當地民眾的反抗,唐軍因此大肆鎮壓,被害者除石國的老弱之外,多為在石國貿易的昭武九姓的胡商。

這些人在經商方麵很有影響,不長時間,真實情況就傳到了長安。唐玄宗識破了高仙芝西征的底細,知道他得了很多的錢財,本來應該教訓他的,最起碼也要沒收他的獲得的財富。

但他遷就了高仙芝,沒有治他的罪。所以高仙芝及其部下雖有滅國之功,但卻沒有得到封王的重賞。

但是他的行為都嚴重損害了唐朝和西域各國的關係,從而導致邊疆出現不穩定的局麵。

唐玄宗也意識到了,高仙芝的政策已經損害了邊疆地區的安寧,對唐朝不利,欲將其調離西域。讓禦史台核對高仙芝的罪責,起草聖旨。

禦史中丞裴周南上奏,認為西域的周邊小國與唐朝的敵對已經形成,隻有將錯就錯,讓高仙芝以武力鎮壓,安靜下來後,再撤換他,效果會好些。如果此時換帥,雖然有緩和邊疆局勢的作用,但也有向小國示弱的嫌疑。唐玄宗覺得有理,當即準奏,讓高仙芝繼續留在安西。

由於高仙芝的一係列的錯誤行為,使唐朝在西域的威望大大下降,西域的那些小國並沒有誠服。”

僥幸逃脫的石國王子遠恩逃到諸胡部落,將高仙芝欺誘貪暴之事遍告諸胡昭武。諸胡部落大怒,就暗中聯合大食國欲共攻安西四鎮。大食遂以此為借口,實施其擴張計劃,進軍西域小國。

高仙芝獲知此事後,心中不安,大食國不比小國,兵強馬壯,如果與唐朝對抗或許有所不及,但安西四鎮的兵力肯定敵不過大食國。他一邊加強軍備,準備迎擊大食的進攻。一邊偵察、收集大食國的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