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楊釗犯忌請求改姓名 仙芝好戰兵敗怛羅斯(四)(1 / 2)

石國是昭武九姓之一,都城設在拓折城1,地處絲綢之路的中間。當時那裏的農業發達,而且居民善於經商,可謂富甲西方。高仙芝垂涎石國的財富,早就想要掠為己有。天寶九年,高仙芝誣告石國王“無蕃臣禮”,上奏唐玄宗,請求領兵前去討伐。

其實當時石國與唐朝關係是很不錯的,據《冊府元龜》記載,石國對唐朝一直朝貢不斷,天寶八年,還派王太子遠恩入關朝覲。唐玄宗沒有作調查,不知真實情況,聽了高仙芝的一麵之詞。立即準奏,讓高仙芝掛帥,征討石國。

對比西域各國,石國國王對唐朝的態度可以說是比較恭順和真誠的。石國國王那俱車鼻施繼位之後,因為對唐朝忠誠,曾被唐玄宗皇帝冊封為懷化王,並賜予優待以及免除罪責的鐵券。

接到皇帝的聖旨,高仙芝立即親自點兵,任命李嗣業為先鋒官,段秀實為裨將,帶領兩萬唐軍,浩浩蕩蕩向石國進發。

石國國王那俱車鼻施十分尊敬唐朝,根本沒有想到唐軍會來攻打他們。唐軍到石國,兵臨城下之後,石國的軍隊並沒有抵抗。

國王那俱車鼻施親自到兩軍陣前,對唐軍的先鋒官李嗣業說道:“石國臣民,心儀元帥已久,我特來迎接高仙芝元帥進城,以示我們石國對大唐的尊敬。”對方沒有抵抗,李嗣業不好進軍,報告高仙芝。

高仙芝沒有進城,而是在軍營中接見了那俱車鼻施,對他說道:“皇上認為,石國的臣民輕視大唐,特命本帥前來征剿。”

那俱車鼻施說道:“此乃無稽之談,元帥明察,石國自國王以下,人人敬仰唐朝,送給皇上的貢品,都是我們石國的國寶,是最好的。”

高仙芝說道:“本帥遵照聖旨行事,目的是消滅石國,沒有進行談判的責任。沒有必要設立談判桌,你現在隻有投降,讓大軍進城。”

高仙芝無視那俱車鼻施的要求,一定要用武力征服他。那俱車鼻施心想,如果讓唐軍進城,少不了要付出大量的財富,那樣對石國的利益損害太大。

但在軍事上又無法與唐軍對抗,萬般無奈,他拿出了唐玄宗賜給他的免死鐵券,對高仙芝說道:“我是玄宗皇帝封的懷化王,有皇上的免死鐵券,我要麵見皇上,向他說明情況。”

高仙芝便對那俱車鼻施說道:“我就是根據皇上的旨意辦的,你去長安也沒有用。”那俱車鼻施見高仙芝阻撓,但他現在隻有這一根救命稻草,降低身分說道:“請求元帥讓我進京麵聖,皇上聽信了謠言,不了解我們這裏的情況,我向他說明情況後,一定會改變主意的。”

高仙芝非常吃驚,他的確蒙騙了唐玄宗,如果讓唐玄宗知道了內情,唐玄宗從邊疆安寧的總體利益出發,就不會同意他窮兵黷武的政策了,說不定他的安西都督的頭銜都保不住了。

高仙芝不能讓那俱車鼻施見到唐玄宗,一時之間猶豫不決。段秀實上前說道:“國王要見皇上,元帥可以破例,在皇上麵前說清楚了,免得妄動幹戈。”他想出了一條計策,能以最小的代價,滅掉石國。立即將上疏送到了高仙芝的手上。

高仙芝看過之後,眼睛一亮,對那俱車鼻施說道:“既然達不成一致的意見,懷化王要麵見皇上,當然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隻要有皇上的聖旨,我一切照辦。”

那俱車鼻施信以為真,帶了隨行官員,向長安進發。雙方協議好,那俱車鼻施不回轉,唐軍不得動武。

高仙芝假意遣段秀石送那俱車鼻施到長安,立即寫了一份奏折,向唐玄宗報告,滅了石國,活捉國王那俱車鼻施,現押解進京。

段秀實拿著密奏,在到達長安之前將那俱車鼻施殺害,並向唐玄宗報告,那俱車鼻施等戰俘,在途中企圖脫逃,萬不得已將他們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