芫爆裏脊
材料
豬裏脊300克,香菜30克。
調料
蔥絲5克,薑絲、鹽各3克,料酒15克,香油適量,胡椒粉少許。
做法
1豬裏脊洗淨,瀝幹,順絲切長約6厘米的絲;香菜擇洗幹淨,切同樣長的段。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放入蔥絲、薑絲爆香,然後下入裏脊絲,迅速滑炒至散,加鹽、料酒翻炒。
3在肉絲將熟之時,放入香菜段翻炒,出鍋前放入香油、胡椒粉炒勻即可。
大廚支招
此菜宜用大火爆炒,這樣肉絲的口感才會嫩滑。
主婦心得
香菜中含有許多揮發油,其特殊的香氣能祛除肉類的腥膻味,在此菜中能起到祛腥膻、增味道的獨特功效。
糖醋裏脊
材料
裏脊肉300克,雞蛋清3個。
調料
澱粉50克,麵粉30克,鹽3克,醋20克,白糖40克,醬油5克,料酒、蔥末、薑末、蒜末各10克,味精少許。
做法
1裏脊肉拍鬆,切成長5厘米、寬4厘米的肉條,加鹽拌勻,將雞蛋清、澱粉、麵粉攪拌均勻,將裏脊肉條放入拌勻。
2鍋置火上,倒油燒至溫熱,將拌好的裏脊肉放至鍋內,炸至肉色泛白,撈起瀝油。
3鍋內油加熱至七成熱,再將裏脊肉複炸,炸至肉表麵呈金黃色,撈起瀝油。
4取一小碗,加白糖、鹽、料酒、醬油、醋、少量澱粉、味精對成味汁。
5鍋複置火上,倒油燒熱,將蔥末、薑末、蒜末煸香後,倒入味汁,待湯汁黏稠時,將裏脊肉倒入,翻炒至肉條均勻裹住味汁即可盛盤。
大廚支招
糖與醋的比例以2∶1為好,這樣甜酸適度。
碧綠芙蓉裏脊
材料
豬裏脊200克,雞蛋清8個,油菜150克。
調料
鹽5克,味精少許,牛奶25克。
做法
1豬裏脊洗淨,剁成蓉,加雞蛋清、牛奶、鹽、味精攪勻。
2油菜洗淨,放入沸水鍋中,加鹽,焯熟,擺入盤子四周。
3鍋置火上,倒油燒至溫熱,下入攪勻的裏脊蓉,以小火翻炒熟,盛出倒入盤子中央即可。
大廚支招
豬肉蓉掛糊時要搌幹水分,否則容易脫糊。
如果覺得肉蓉不好製作,也可將豬肉切成很薄的片,先用清水浸泡一下,這樣有利於成品的鮮嫩,再掛糊製作。
山楂肉丁
材料
豬裏脊肉200克,山楂幹20克,香菇2朵。
調料
蔥絲、薑絲、料酒各5克,鹽3克,白糖、胡椒粉、味精各少許。
做法
1裏脊肉洗淨,切丁;山楂幹、香菇分別泡水後洗淨,切片。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放入薑絲、蔥絲炒香,加入裏脊肉丁翻炒,再放入山楂、香菇炒熟,加入鹽、料酒、白糖炒入味,最後加胡椒粉、味精炒勻即可。
主婦心得
選購山楂幹別挑顏色太紅豔的,怕是染過色的。要挑顏色淺、幹淨的,避免發黑發黴。
營養師叮嚀
山楂有開胃消食、化滯消積、活血散淤、化痰行氣的作用。用於肉食滯積、症瘕積聚、腹脹痞滿、淤阻腹痛、痰飲、泄瀉、腸風下血等。
毛豆肉丁
材料
豬裏脊肉200克,毛豆仁、水發香菇各50克。
調料
料酒10克,味精、胡椒粉各少許,水澱粉、幹辣椒、蔥末、薑末各5克。
做法
1豬裏脊肉切丁,加料酒、蔥末、薑末、胡椒粉、味精醃拌入味;毛豆仁洗淨,焯水至熟後撈出;水發香菇洗淨,去蒂,切丁。
2鍋置火上,倒油燒至七成熱,下入拌好的肉丁炒熟後撈出控油。
3鍋內留少許底油,下幹辣椒煸香,放入肉丁、毛豆仁、香菇丁翻炒均勻,用水澱粉勾薄芡即可。
大廚支招
處理裏脊肉時,一定要先除去連在肉上的筋和膜,否則不但不好切,吃起來口感也不佳。
營養師叮嚀
毛豆仁一定要煮熟或炒熟後再吃。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幼兒、尿毒症患者忌食,對黃豆有過敏體質者不宜多食。
醬爆肉丁
材料
瘦豬肉200克,水發竹筍50克,雞蛋清1個。
調料
甜麵醬20克,醬油、料酒各10克,蔥段、薑片各5克,水澱粉15克,香油適量。
做法
1將豬肉切丁,放入碗內,加雞蛋清、料酒、水澱粉抓勻;竹筍洗淨切丁,焯熟。
2鍋置火上,倒油燒至五成熱,放肉丁,滑至七成熟,盛出備用。
3鍋內留少許油,放入蔥段、薑片炒出香味,加甜麵醬炒熟,再加入筍丁、醬油快速翻炒,隨即用水澱粉勾芡,淋上香油即可出鍋。
主婦心得
醬爆肉丁主要吃甜麵醬的醬香味,輔料可以根據個人喜歡選擇,比如很多人喜歡用黃瓜丁或胡蘿卜丁來與肉丁炒,味道也很棒。
還可以將甜麵醬換成黃醬,炒黃醬時加一點白糖或冰糖味道更香。
營養師叮嚀
豬肉烹調前不要用熱水清洗,因豬肉中含有一種肌溶蛋白的物質,在15℃以上的水中易溶解,若用熱水浸泡就會損失很多營養,同時口味也欠佳。
辣子肉丁
材料
瘦豬肉200克,黃瓜、筍片、冬筍各30克。
調料
郫縣辣醬、蔥段、薑片各15克,料酒、白糖、醬油、蒜片各10克,水澱粉20克,鹽5克,味精少許。
做法
1豬肉洗淨,切丁,用鹽、料酒、醬油拌勻,用水澱粉漿好,再加一點油拌一下。
2黃瓜、筍片、冬筍均洗淨,切丁,用鹽醃一下;用料酒、水澱粉、醬油、白糖、味精、蔥段、薑片、蒜片對成味汁。
3鍋置火上,倒油燒熱,下入肉丁,待其散開時下入郫縣辣醬翻炒幾下,出香味時加入黃瓜、筍片、冬筍翻炒,倒入對好的味汁攪勻,待汁開後翻炒幾下即成。
主婦心得
沒有郫縣辣醬,可以用泡椒(剁碎)或豆瓣醬、辣椒醬代替。
黃瓜炒肉丁
材料
黃瓜、豬瘦肉各200克。
調料
鹽5克,醬油10克,澱粉適量,薑粉、味精各少許,蔥花、薑絲各5克。
做法
1黃瓜洗淨,切成約1厘米見方的小丁備用;豬肉洗淨,切成與黃瓜相似的小丁,放入碗裏,加入一半鹽、醬油和薑粉、澱粉、味精,抓拌均勻,放一邊備用。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將醃好的肉丁炒至八九成熟,盛入碗中。
3鍋內再放油,油熱後放蔥花、薑絲,然後放黃瓜丁翻炒,放入剩下的鹽、醬油翻炒均勻,然後將炒好的肉丁放進去,炒熟即可。
大廚支招
炒肉時可放點醋,那樣肉會比較滑嫩。由於黃瓜比較鮮嫩,炒黃瓜時要大火快炒。
咖喱肉丁
材料
豬瘦肉200克,胡蘿卜、黃瓜、土豆各50克。
調料
咖喱塊1塊,鹽3克。
做法
1先將所有材料洗淨、切丁;肉丁過油炒至八成熟,盛起備用。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放入胡蘿卜、土豆丁翻炒,再放入肉丁、黃瓜丁一同翻炒至材料將熟時撥到鍋邊。
3鍋內放入咖喱塊,加少許水,用小火將咖喱化開後與所有材料一同炒勻,最後加鹽調味即可。
大廚支招
此菜用塊狀咖喱製作味道更好,最好不用咖喱粉。
主婦心得
咖喱應密封保存,以免香氣揮發散失。
營養師叮嚀
咖喱是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調料,胃不太好的人請慎食。
文山肉丁
材料
豬裏脊肉200克,冬筍50克,雞蛋1個。
調料
幹辣椒、白糖、生抽、澱粉各5克,料酒10克,醋少許,鹽3克,雞精2克。
做法
1豬裏脊、冬筍均洗淨,切丁,肉丁加澱粉、蛋清漿一下。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將肉丁滑入,變色後撈出瀝油。
3鍋內留餘油,燒至七成熱時,將幹辣椒倒入鍋內煸炒出香味後,放入冬筍、肉丁翻炒數下,加其餘調料炒勻即可。
大廚支招
第一次炒肉時不必炒熟,以免肉丁在做好後變老。
主婦心得
文山肉丁是江西省的一道名萊。相傳此菜得名與文天祥有關。南宋末年,文天祥率兵路過家鄉,曾親自下廚為鄉親們做了一道用豬肉丁與筍丁炒製的菜,大家品嚐後,覺得肉丁滑嫩爽口,味辣而鮮,油而不膩,十分可口,都讚不絕口。 由於文天祥號文山,鄉親們便將這個萊取名“文山肉丁”。自此,文山肉丁便流傳於世。
銀杏肉丁
材料
豬裏脊肉200克,銀杏仁(罐頭)50克,雞蛋1個,鮮紅辣椒1個。
調料
醬油、蔥段、水澱粉各15克,鹽2克,醋5克。
做法
1把豬裏脊肉洗淨,切丁,用水澱粉,鹽,雞蛋液攪拌均勻靜置;鮮紅辣椒去蒂、子,切片;銀杏汆燙,控水備用。
2鍋置火上,倒油燒至三成熱時,放入豬肉丁,滑油至七成熟時撈出,控油。
3炒鍋內留底油,大火燒熱,放入紅辣椒片、鹽(1克)炒出香味,放入銀杏炒勻,倒入豬肉丁,放入醬油、鹽、醋、蔥段炒勻出鍋即可。
大廚支招
此菜脫胎於韓國菜,最好選用豆油,味道最為正宗。
麻辣肉丁
材料
瘦豬肉200克,炸花生仁75克。
調料
花椒10粒,醬油、白糖、薑末、蒜末、蔥末各10克,幹辣椒8克,辣椒粉、鹽各2克,料酒、水澱粉15克,醋、味精各少許。
做法
1將豬肉切成丁,用鹽、料酒(10克)、醬油拌勻,用水澱粉(10克)漿好,拌些油待用。
2用料酒、餘下的水澱粉、蔥末、薑末、蒜末、白糖和醬油、味精對成味汁。
3鍋置火上,倒油燒熱,下花椒,炸出香味後盛出不要,再下辣椒炸成黑紫色後下入肉丁翻炒幾下,再加上辣椒粉,將對好的味汁倒入鍋內,芡汁熟時翻動數次,滴入醋,加入炸花生仁即成。
主婦心得
自製炸花生仁的方法:很多人在油炸花生仁時,先把油燒熱,後放花生仁,認為這樣可使花生仁熟得快。恰恰相反,這樣炸,會使花生仁急劇受熱,炸成外焦內生。正確的炸法是:將油和花生仁同時入鍋,逐漸升溫,炸出的花生仁內外受熱均勻,控油後放涼再吃,花生內外酥脆一致,色澤美觀,香味可口。
營養師叮嚀
豬肉適宜陰虛不足,營養不良者食用。
濕熱偏重、舌苔厚膩者忌食豬肉。
什錦肉丁
材料
豬裏脊肉150克,香菇4朵,豌豆80 克,胡蘿卜50克,紅辣椒2個。
調料
蔥花、薑絲各5克,鹽3克、料酒10克,胡椒粉、味精、澱粉、水澱粉各適量。
做法
1豬裏脊肉洗淨,切丁,盛入碗中,加入蔥花、薑絲、料酒、胡椒粉、味精、澱粉醃製約15分鍾;豌豆洗淨;香菇放入溫水中泡發,去蒂,切成丁;胡蘿卜去皮,洗淨,切丁;紅辣椒去蒂及子,洗淨,切成小塊。
2鍋置火上炒鍋燒熱,倒油燒熱,放入裏脊肉丁滑熟,撈出控油。
3鍋中留少許油,放入紅辣椒炒出香辣味,再放入豌豆、香菇丁、胡蘿卜丁、鹽翻炒至八成熟,放入肉丁炒至熟,用水澱粉勾薄芡即可出鍋。
大廚支招
青豆要選擇嫩的,否則既不易熟,也不好吃,如果實在沒有嫩的,也可以先放入沸水中焯一下。
什錦菜可依個人口味自由搭配,比如可以加入如黃瓜、豌豆、木耳、玉米筍等,選擇食材種類的時候還要兼顧一下菜色。
油爆裏脊丁
材料
豬裏脊200克,雞蛋清1個,青蒜15克。
調料
鹽、醋各5克,料酒15克,水澱粉20克,香油適量,蒜末、蔥末各10克,味精少許。
做法
1將裏脊肉洗淨,去筋膜,切成丁,用清水浸泡後,撈出控幹;青蒜洗淨,切末。
2把裏脊丁放在碗內,加入蛋清、鹽、水澱粉拌勻上漿,再另取小碗,放入青蒜末、蔥末、
蒜末、料酒、鹽、味精、醋、水澱粉,調成芡汁。
3炒鍋置火上,倒油燒至六成熱時,放裏脊丁,滑至九成熟,倒入漏勺,瀝去油。
4原鍋燒熱,放入香油,將裏脊倒入煸炒幾下,隨即倒入調勻的芡汁,迅速用大火翻炒1分鍾即可。
大廚支招
油爆做法要求急火濃芡,芡要事先在碗中調好,投入芡汁後要大火迅速炒勻出鍋。
番茄小排骨
材料
豬排骨500克。
調料
番茄醬30克,蔥花、薑絲、澱粉、鹽、味精、水澱粉各適量,白醋、白糖各15克。
做法
1將豬排骨洗淨,剁成寸段,加蔥花、薑絲、鹽、味精醃入味,焯燙,撈出,拍上澱粉備用。
2鍋置火上,倒油燒至五成熱,放入排骨炸至呈金黃色,撈出瀝油備用。
3鍋中留底油,放入番茄醬、白醋、白糖、鹽和排骨翻炒熟,用水澱粉勾芡即可。
大廚支招
做此菜時放少許豉油,口味更佳。
尖椒炒臘肉
材料
臘肉250克,紅尖椒、綠尖辣椒各50克,幹辣椒2克。
調料
料酒10克,醬油、豆豉各5克,味精少許,雞湯適量。
做法
1將臘肉去皮,蒸軟後切成片;紅尖椒、綠尖椒洗淨,去蒂、子,切成段;豆豉剁碎。
2將臘肉放入開水中焯一下,撈出,瀝幹。
3鍋置火上,倒油燒熱,放入豆豉、幹辣椒、尖椒爆香,放臘肉、料酒、醬油、味精、雞湯燒開後用微火燜10分鍾,收幹湯汁即可。
大廚支招
臘肉中含有較多鹽分,所以在烹調時請酌情添加鹽分。
折耳根炒臘肉
材料
折耳根(魚腥草)200克,臘肉150克,幹辣椒5克,青蒜2根。
調料
蒜片5克,醬油10克,鹽、雞精各3克。
做法
1將臘肉用溫水衝洗幹淨,放入蒸鍋中用大火蒸製20分鍾,隨後取出稍稍放涼,再切成薄片待用;折耳根先用手折成約4厘米長的小段,再放入清水中反複搓洗,去除節處的須根;幹辣椒切成小段;青蒜洗淨,切斜段。
2鍋置火上,倒油燒至五成熱,將臘肉片放入,翻炒至邊緣微卷,肥肉處呈透明色,再撈出待用。
3炒鍋中留底油,再次燒熱後放入幹辣椒段、青蒜段和蒜片,加鹽炒出香味,放入折耳根段、臘肉片,調入醬油和雞精,繼續翻炒約3分鍾即可。
大廚支招
切折耳根時不要用金屬刀具,這樣可以更好地保持其原有的風味。最好用手折斷折耳根,可感覺到折耳根是否鮮嫩爽脆,還能隨時把較老的剔除。
折耳根可以生食,如果喜歡它的味道可不用長時間翻炒,如果對於折耳根的味道不是很喜歡,可以適當延長烹調時間,這樣折耳根的“腥”味會明顯減弱。
臘肉應選用有肥有瘦的帶皮五花臘肉來烹調。
主婦心得
折耳根就是魚腥草的根,與別的地方用魚腥草的葉來做菜不同,在我的家鄉貴州,多半用的是它那段肥嫩的、爽脆的根莖,可涼拌、烹炒、做湯、醃漬,貴州人簡直一日也離不了折耳根。
小炒肉皮
材料
肉皮250克,小紅椒3個,青蒜50克。
調料
花椒3克,豆豉、料酒各10克,蔥絲、薑絲、老抽、生抽、鹽、白糖各5克。
做法
1肉皮洗淨,放入鍋中,加水、料酒、老抽、花椒煮開,至筷子需要少用一點力氣就可以紮透為止(約25分鍾);小紅椒洗淨,去蒂、子,切段;青蒜擇洗幹淨,切斜段。
2肉皮煮好後放在原鍋中,待涼後取出,切3厘米左右的絲。3鍋置火上,倒油燒熱,下入豆豉、蔥絲、薑絲煸香,倒入肉皮絲,加料酒、生抽、白糖、鹽翻炒均勻後,加入紅椒段炒2分鍾(如果想吃辣些的可以稍微加長時間),加入青蒜出鍋即可。
大廚支招
煮肉皮的時間要控製好,時間太短,肉皮炒出來有點硬,時間過長,肉皮會發粘。
如果肉皮上肥肉多,可以先刮幹淨再切,煮熟後很容易去除肉皮上的肥肉。
主婦心得
肉皮其實是個不錯的東西,它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膠原蛋白質是生長皮膚細胞的主要原料,通過體內與膠原蛋白結合的水去影響某些特定組織的生理機能,補益精血,從而使皮膚豐滿、油潤、白嫩、細皙,皺紋減少或消失,使人顯得年輕貌美。半個月吃一點,不會長胖的。
雙菇炒肚絲
材料
豬肚200克,雞腿菇絲、水發香菇絲各100克,芹菜絲、青椒絲、紅椒絲各50克,胡蘿卜絲20克。
調料
薑絲、蒜末、水澱粉各10克,老抽(或蠔酒/鮑汁) 5克,雞精、白砂糖、鹽各3克。
做法
1豬肚用高壓鍋大火加熱,冒汽後改用小火,5分鍾後取出放涼,切成和雞腿菇絲粗細一樣的絲。
2將香菇絲、肚絲下少許鹽,用沸水焯2分鍾,撈起瀝幹。
3鍋置火上,倒油燒熱,放入雞腿菇絲、肚絲炸至表皮呈金黃色後撈出,瀝油。
4另取淨炒鍋放入少許油加熱,放入薑絲、蒜末、香芹絲、胡蘿卜絲、青椒絲、紅椒絲爆香,然後將香菇絲、肚絲、鹽、白砂糖、雞精加入鍋中一同翻炒,邊炒邊加少許清水,最後放入雞腿菇絲,倒入用老抽調好的水澱粉翻炒均勻即可。
大廚支招
雞腿菇吸味很快,不宜過早放入。
若不想太費事準備肚絲,可買切好的熟肚絲代替。
辣椒炒肚片
材料
白煮豬肚300克,青椒、紅椒各100克。
調料
蔥花3克,鹽4克,料酒5克,味精少許,水澱粉各適量。
做法
1將豬肚切成片;青椒、紅椒分別切開,去蒂,去子,洗淨,在開水中燙一下,撈出切成小片。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下入蔥花爆香,放入肚片翻炒幾下,加入青椒、紅椒、鹽、料酒、味精,翻炒至八成熟,用水澱粉勾芡即可。
主婦心得
優質豬肚有彈性,組織堅實,黏液較多,外表白色略帶淺黃,內部無硬粒、硬塊。
營養師叮嚀
豬肚可以補益脾胃,是豬全身膽固醇含量最低的部分,適宜各種年齡和體質的人食用。
溜肝尖
材料
豬肝300克,木耳5克,黃瓜、胡蘿卜各50克。
調料
蔥末、薑末、紹興黃酒各10克,蒜片、白砂糖、香醋、鹽各5克,醬油、水澱粉各15克,澱粉適量。
做法
1豬肝洗淨,切成寬2厘米、長6厘米、厚0.3厘米的薄片,用冷水浸泡30 分鍾,撈出瀝幹備用;黃瓜和胡蘿卜分別洗淨,切成菱形片;木耳用冷水浸泡30 分鍾至漲發,去蒂,撕成小朵。
2豬肝片放入碗中,加入澱粉、紹興黃酒、少許鹽拌勻,在豬肝片表麵形成均勻的漿。
3取一個小碗,放入醬油、醋、剩餘的鹽、白砂糖和水澱粉攪拌均勻,製成芡汁備用。
4鍋置中火上,倒油燒至四成熱,下入裹好漿的豬肝片迅速滑散,至所有豬肝變色後盛出,瀝幹油備用。
5炒鍋中留底油,大火加熱至七成熱,投入蔥末、薑末和蒜片煸炒出香味,然後放入黃瓜片、胡蘿卜片、木耳翻炒2 分鍾至熟透,加入滑好的豬肝片,倒入芡汁攪拌均勻,讓所有材料都均勻地裹上芡汁即可。
大廚支招
掌握滑炒豬肝的火候很重要。油要比較多,油溫要合適,油溫過高炒出的豬肝片口感比較硬,油溫過低,豬肝片掛漿容易脫開而造成失敗。第一次掌握不好可以多嚐試幾次。這個方法除了可以用來炒豬肝片,也可以炒雞片、魚片等需要保持軟嫩的菜肴。
事先在小碗中準備好芡汁很必要。因為豬肝片滑好後回鍋調味的過程要盡可能短,這樣才能保持豬肝片口感的軟嫩,單獨添加每種調料會讓操作過程變長,從而讓豬肝片過火。
主婦心得
豬肝如果處理不好,吃起來會有異味。烹調前,在切好的豬肝中加入適量白醋,醃製5分鍾,然後洗淨即可。
油爆腰花
材料
豬腰400克,青尖椒、紅尖椒各1個。
調料
薑末、蔥花各5克,生抽15克,鹽、水澱粉、料酒各適量,味精、香油各少許。
做法
1將豬腰洗淨,切花刀,放小碗中,用一半薑末、蔥花和少許料酒醃約10分鍾;青尖椒、紅尖椒洗淨,切片備用;將鹽、生抽、味精、水澱粉調成芡汁備用。
2鍋置火上,倒熱放油,將腰花放鍋中滑油,撈出。
3鍋內留底油燒熱,爆香餘下的薑末、蔥花,放入青尖椒片、紅尖椒片,將腰花倒回鍋中,淋入剩下的料酒,倒入芡汁,滴入香油,炒勻即可。
大廚支招
可加入少量豆瓣醬和泡椒一起炒,提升香辣味。
青椒炒火腿腸
材料
火腿腸250克,青椒150克。
調料
蒜末、白糖、鹽各5克,生抽10克。
做法
1青椒洗淨,去蒂、子,切菱形片;火腿腸對半切開,再切片。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放入火腿片爆香盛出。
3原鍋再倒油燒熱,放入蒜末爆香,加入青椒翻炒,在鍋邊灑入少許溫水,放入爆過的火腿腸,加白糖、鹽、生抽炒入味即可。
主婦心得
火腿腸應放入冰箱冷藏保存。如不能冷藏,應盡快食用,尤其是在夏季或環境溫度較高的地方,最好購買能在常溫下保存的產品。
營養師叮嚀
火腿腸富含多種營養元素,並具有吸收率高、適口性好、飽腹性強等優點。
什錦牛肉粒
材料
牛肉200克,西芹、胡蘿卜各60克,鮮百合20克。
調料
蔥段、蒜末、鹽、白糖各5克,蠔油、料酒各10克,澱粉適量,雞精少許。
做法
1牛肉洗淨,切粒,用澱粉、蠔油、雞精、白糖、料酒醃1小時待用;西芹擇洗幹淨,切粒;胡蘿卜洗淨,切成粒;百合切去兩頭,撕開泡水中清洗幹淨,瀝幹。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下蔥段爆香,再放入牛肉過油,盛出待用。
3將鍋裏的油燒熱,爆香蒜末,放入胡蘿卜粒、西芹粒炒熟,放少許鹽,再放爆好的牛肉,灑少許料酒炒勻,加蠔油調味,放百合、鹽,快炒幾下即可。
大廚支招
炒肉末前可以先放入豆瓣醬炒香,然後再放入泡椒一起炒,這樣更開胃一些。
主婦心得
牛肉嚴禁風吹,忽冷忽熱,否則就會發幹變黑,腐敗變質。
營養師叮嚀
內熱盛者少吃或不要吃用牛肉。
幹煸牛肉絲
材料
牛裏脊肉250克,芹菜100克,紅辣椒適量。
調料
郫縣豆瓣辣醬25克,花椒粉、鹽各1克,醬油、香油各10克,薑絲15克。
做法
1將牛肉洗淨,切成細絲,瀝幹;芹菜擇洗幹淨,切小段。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下入牛肉絲炒散,加鹽、薑絲改小火繼續煸炒,在牛肉水分將幹,呈深紅色時,加豆瓣辣醬炒散炒香,肉絲煸酥時加醬油、香油、芹菜炒熟,撒上花椒粉即可。
大廚支招
掌握好火候是成敗的關鍵,牛肉絲一定要煸至水分收幹,切不可水分太重,否則牛肉絲會軟綿而不酥香,芹菜下鍋炒斷生要迅速起鍋,否則變色就不脆了。
胡蘿卜牛肉絲
材料
牛肉200克,胡蘿卜150克。
調料
醬油、料酒各10克,鹽、蔥花、薑末各5克,澱粉適量。
做法
1牛肉洗淨,切成肉絲,用蔥花、薑末、澱粉、醬油和料酒調味,醃10分鍾;胡蘿卜洗淨刮皮,切成細絲。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將醃好的牛肉絲入油鍋迅速滑炒,呈熟色後將牛肉絲撥在炒鍋的一角,潷出油來炒胡蘿卜絲。
3胡蘿卜絲變熟色後調入鹽,和牛肉絲一起拌炒均勻即可。
營養師叮嚀
牛肉營養豐富,蛋白質、礦物質、B族維生素含量都很高,並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胡蘿卜中胡蘿卜素和維生素A含量豐富,尤其是與肉類或用油烹炒後營養更易被人體吸收。此菜具有健脾養胃、強筋壯骨、補虛損、安中益氣、清熱解毒等功效。很適合兒童食用,有利身體健康發育生長。
粉絲炒牛肉
材料
牛肉150克,水發粉絲100克,胡蘿卜、青椒、紅椒各適量。
調料
薑絲、醬油、白糖、鹽各5克,味精、水澱粉、香油各適量。
做法
1牛肉洗淨,切絲,用醬油、水澱粉醃拌好;胡蘿卜、青椒、紅椒分別洗淨,切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