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PART1 蔬菜類(2 / 3)

主婦心得

荸薺也叫馬蹄,去皮後如果不馬上烹製容易變黑,可以放入淡鹽水中浸泡。荸薺富含澱粉,所以此菜不用勾芡。

清炒荷蘭豆

材料

荷蘭豆300克,胡蘿卜80克。

調料

鹽5克,味精適量。

做法

1荷蘭豆擇去兩頭,撕去筋,洗淨控幹;胡蘿卜洗淨,切薄片。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放入荷蘭豆和胡蘿卜片,一邊翻炒一邊放入鹽和味精炒熟即可。

大廚支招

荷蘭豆烹製時不太容易入味,如果有高湯,可以適量放入一些,成菜味道會更鮮美。

主婦心得

如果把荷蘭豆換成芥藍,就變成了清炒芥藍。

營養師叮嚀

荷蘭豆能益脾和胃、生津止渴、和中下氣、除呃逆、止瀉痢、通利小便。經常食用,對脾胃虛弱、小腹脹滿、嘔吐瀉痢、產後乳汁不下、煩熱口渴均有一定療效。它還能對增強人體新陳代謝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魚香荷蘭豆

材料

荷蘭豆350克。

調料

泡辣椒20克,蔥末、薑末、蒜末各3克,醬油、辣椒油、鹽各5克,醋、水澱粉、白糖各適量,雞精少許。

做法

1將荷蘭豆擇洗幹淨,用沸水焯一下;將醬油、醋、鹽、白糖、水澱粉、雞精倒入碗中拌勻調成味汁;泡辣椒剁碎。

2鍋置火上,倒油燒至六成熱,放入荷蘭豆,加鹽翻炒一下撈出。

3鍋內留油,放入蔥末、薑末、蒜末、泡辣椒煸出香味,加入荷蘭豆、味汁炒熟即可。

主婦心得

荷蘭豆最佳選購季節為春季。豆粒小、豆莢青翠嫩綠而細小,且肉質較厚實的,即為鮮嫩的荷蘭豆。

營養師叮嚀

荷蘭豆是營養價值較高的豆類蔬菜之一,質嫩清香,但在烹調時一定要烹熟後才可食用,以防中毒。

清炒扁豆

材料

扁豆400克。

調料

蔥花5克,薑末、花椒各3克,醬油15克,鹽5克,味精少許。

做法

1將扁豆去蒂,擇去筋,洗淨,掰成段備用。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放入花椒炸至焦香盛出不要,再放入蔥花、薑末炒出香味,放入扁豆翻炒至八成熟,加醬油、鹽炒熟,加味精調味即可。

大廚支招

扁豆不易熟,放入扁豆後,可倒入適量清水,蓋上鍋蓋燜燒15分鍾左右,期間注意開蓋翻炒兩三次,否則扁豆不熟會使人食物中毒。

出鍋前,放點蒜末味道更好。

營養師叮嚀

扁豆味甘性平,歸脾胃經。有健脾、和中、益氣、化濕、消暑之功效,適宜脾虛便溏、慢性久泄、小兒疳積者食用。

辣炒豆角

材料

豆角300克。

調料

蔥花、薑絲、蒜片各適量,幹辣椒2個,鹽3克,味精少許。

做法

1將豆角去筋,洗淨,切段,瀝幹水分備用;鍋內放油燒至六成熱,下豆角炸熟,撈出備用。

2鍋內留底油,放入蔥花、薑絲、蒜片、幹辣椒煸炒出香味,放入豆角,加鹽、味精翻炒入味即可。

大廚支招

炒豆角時可以放一些生抽,味道更好,成菜顏色也好,如果放老抽會使燜出的豆角顏色變得暗。

主婦心得

炒豆角時為了便於其成熟,可以將它切成絲再炒製,這樣可以節省很多燜燒的時間。

營養師叮嚀

豆角營養相當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鋅等。有健脾、益氣、化濕、消暑等功效,經常食用還有增強免疫能力和防癌的作用。

扁豆燒冬筍

材料

扁豆300克,冬筍100克。

調料

蔥末、薑末、蒜末、鹽各5克,料酒10克,香油、味精各少許,水澱粉適量。

做法

1將扁豆掐去兩頭及老筋,洗淨,斜刀切成約3厘米長的段;冬筍切成3厘米長的條。

2鍋內放水燒沸,下入扁豆、冬筍焯一下撈出放涼。

3鍋置火上,倒油燒熱,下入蔥末、薑末、蒜末熗香,烹入料酒,下入扁豆、冬筍煸炒,加少許水、鹽燒透,再用水澱粉勾芡,淋入香油,加味精調味即可。

大廚支招

如用豬油(煉製)炒製,味道更香。如能用鮮湯代替水,味道更好。

烹製冬筍前要先用沸水焯一下,否則炒出來的會有澀味。

營養師叮嚀

冬筍是一種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對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和動脈硬化等症患者有一定食療作用。

山藥炒甜椒

材料

山藥250克,紅椒、綠椒各半個。

調料

高湯15克,白糖、白醋各5克,蔥絲、薑絲各適量,鹽、雞精各少許。

做法

1山藥去皮、洗淨、切絲;紅椒、青椒分別去蒂、子,洗淨,切絲;將山藥絲放入沸水中焯一下。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放入蔥絲、薑絲炒香,放入山藥和紅椒絲、綠椒絲翻炒熟。

3加入高湯、白糖、鹽、白醋、雞精炒勻即可。

主婦心得

新鮮山藥切開時會有黏液,極易滑刀傷手,可以先用清水加少許醋清洗,這樣可減少黏液。

山藥切片後需立即浸泡在鹽水中,以防止氧化發黑。

營養師叮嚀

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

山藥有收澀作用,故大便燥結者不宜食用。

糖醋山藥

材料

山藥300克。

調料

蒜片5克,醋、砂糖各10克,鹽少許。

做法

1山藥洗淨,削皮切片後放入清水中備用。

2鍋置火上燒熱,倒入油(熱鍋涼油),放入蒜片炒出香味後,倒入山藥片煸炒,倒入醋,烹出醋香味後加入砂糖繼續炒,加入適量水,蓋上鍋蓋燜燒片刻,加鹽調味即可。

大廚支招

好的山藥外皮無傷,帶黏液,斷層雪白,黏液多,水分少。可鮮炒,或曬幹煎湯、煮粥。一般食用山藥都要去皮食用,以免產生麻、刺等異常口感。

如果想吃鬆軟的山藥,就加水多燜煮一下,喜吃脆口的,燜煮時間就短些。

此菜也可涼涼,冰鎮,撒一些糖桂花即可。

主婦心得

山藥質地細膩,味道香甜,不過,山藥皮容易導致皮膚過敏,所以最好用削皮的方式,並且削完山藥的手不要亂碰,馬上多洗幾遍手,要不然就會抓哪兒哪兒癢。

營養師叮嚀

山藥營養豐富,滋腎益精,益肺止咳,降低血糖,增強免疫功能,延緩細胞衰老等,所以自古以來就被視為物美價廉的補品。

糖醋藕片

材料

藕400克。

調料

醋15克,白糖20克,味精、鹽各少許,水澱粉適量。

做法

1藕去掉節頭,削皮洗淨,切成片,泡入涼水中備用。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放入藕片翻炒,加入白糖、醋、鹽炒入味,出鍋前用水澱粉勾芡,撒入味精調味即可。

大廚支招

藕本身是脆的,想炒製後仍然脆嫩,就要用大火熱油,並且要快炒,加醋也可使其變脆。

營養師叮嚀

生藕性寒,能清熱生津止渴;熟藕性溫,能健脾開胃益血,故有“暑天宜生藕,秋涼宜熟藕,生食宜鮮嫩,熟食宜壯老”的說法。

風味炒藕丁

材料

藕400克,小紅辣椒2個,小青辣椒1個。

調料

幹豆豉5克,醬油、鹽各少許。

做法

1藕去皮,洗淨,切成丁;紅辣椒、青辣椒分別洗淨,去蒂、子,橫向切成小段,備用。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放入紅辣椒、青辣椒翻炒幾下,加入藕丁和豆豉翻炒,再加鹽、醬油、少許水翻炒至熟,當收得汁比較濃稠時即可。

主婦心得

如果沒有幹豆豉,用老幹媽豆豉也行,就是味道重些而已,炒前先將豆豉切碎一些,味道更香。

泡椒藕丁

材料

藕400克。

調料

泡薑適量,泡椒、白糖、鹽各5克,雞精少許。

做法

1藕洗淨,切丁備用;泡椒切段;泡薑切丁。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放入泡椒、泡薑翻炒出香味後,倒入藕丁一起炒,五六分鍾後放入白糖、鹽、雞精炒熟即可。

主婦心得

鹽要少放,因為泡椒本身已有一定的鹹味了。藕丁也可以換成藕絲。

泡椒可以自己製作:將適量的鹽、冰糖、白酒放入泡菜壇中,倒入清水、紅辣椒、子薑泡製即可。

尖椒土豆絲

材料

土豆300克,尖椒2個。

調料

花椒10粒,鹽、醋各5克,白糖少許。

做法

1土豆洗淨去皮,切絲,放入清水中泡去澱粉,炒前撈出瀝幹;尖椒去蒂及子,洗淨後切絲。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下入花椒,炸出香味後撈出花椒不要,將瀝幹的土豆絲倒入爆炒,先加入醋,再放鹽和白糖炒勻。

3土豆絲將熟時放入尖椒絲,再不斷翻炒約2分鍾即可出鍋。

大廚支招

在煸炒過程中,放醋炒出的土豆絲口感較脆硬,如果不加入醋,炒出的土豆絲口感較綿軟。

在翻炒土豆絲時,可適當加一些水,防止炒幹、炒老土豆。

主婦心得

將調料換成蔥花、薑末、花椒、鹽、醬油、香油、味精炒製,加大醋的用量,即成了醋溜土豆絲;再加入幹紅辣椒便成了香辣土豆絲。

營養師叮嚀

土豆因營養豐富,又被稱為“長在土裏的蘋果”。它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其中鉀的含量很高,鉀不僅能幫助身體排出因食鹽過多而滯留在體內的鈉,還能促進身體排出多餘水分。

雪菜炒土豆

材料

土豆250克,雪菜(雪裏紅)、豆腐幹、花生仁各50克。

調料

大料半個,蔥花、蒜末、醬油、鹽各5克,味精適量。

做法

1土豆去皮,洗淨,切成1厘米左右的小丁,下開水鍋中燒至七成熟時撈出,用清水洗一下;雪菜切碎;豆腐幹切成丁;花生仁放入大料煮熟。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炒香蔥花、蒜末,下入土豆丁,大火翻炒幾下,放入醬油、鹽,見土豆上色後,倒入雪菜、豆腐幹丁、花生仁翻炒,見熟後加入味精即可出鍋。

主婦心得

加雪菜一同烹製可使土豆味鮮,更加可口。

營養師叮嚀

土豆也可減肥,所以不要一見到土豆就躲得遠遠的,蒸土豆或煮土豆,都有減肥的作用。

幹煸土豆條

材料

土豆400克。

調料

幹辣椒20克,蔥段、薑末、蒜末各5克,生抽15克,花椒、辣椒粉、孜然粒、鹽各3克。

做法

1土豆洗淨,削去外皮,切成約1厘米粗、5厘米長的條。

2鍋置火上,倒油燒至六成熱,放入土豆條,慢慢炸至焦脆表麵呈金黃色(約8分鍾),撈出瀝幹油分待用。

3炒鍋中留底油,燒熱後放入辣椒粉、孜然粒、幹辣椒、花椒,小火炸出香味,再放入蔥段、薑末爆香,放入炸好的土豆條翻炒,加入鹽、生抽,用大火迅速煸幹水分,盛入盤中即可。

主婦心得

油燒至六成熱就是將手置於炒鍋上端,能感到有明顯熱氣升騰的時候。

如想省時省力,可直接購買超市中出售的速凍薯條,炸熟後便可直接烹調。剛炸好的薯條金黃焦脆,但放置片刻後就會變得皮軟,要在炸好後盡快炒製並盡快食用。如果炸好後又放置了一段時間,可以在炒前再次複炸一次。

五彩土豆泥

材料

土豆350克,豌豆、玉米粒、火腿各30克。

調料

鹽、雞精各適量。

做法

1將土豆洗淨,用高壓鍋加水煮10分鍾至熟,放入冷水冷卻後剝皮,放入保鮮袋,用擀麵杖把土豆擀碎。

2豌豆、玉米粒均洗淨;火腿切小丁。

3鍋置火上,倒油燒至六成熱,放入豌豆、玉米、火腿丁炒香,再放入土豆泥、鹽、雞精一起翻炒均勻即可。

大廚支招

用不粘鍋烹製此菜較好,土豆不會粘鍋,而且還不費油。

土豆下鍋後要加水,不然太幹了,如果希望口感更細膩,可以用攪拌機打碎,再加些雞湯口感更好。

主婦心得

這個菜做法簡單,特別受小孩子喜歡,特別是天氣悶熱時,給寶寶吃上一碗土豆泥就飽了,營養也足夠了。

紅燒蘿卜

材料

白蘿卜400克。

調料

蔥末、薑末各10克,花椒油20克,醬油6克,鹽、料酒、味精、白糖、水澱粉各適量。

做法

1將白蘿卜洗淨,去皮,切成長3厘米、寬1厘米的條。

2鍋置火上,倒油大火加熱,爆香蔥末、薑末,將醬油、白糖、料酒、適量水、蘿卜條依次放入鍋中,燒開後,改用文火燒至湯汁剩下一半時,加水澱粉、味精,淋入花椒油炒勻出鍋即可。

主婦心得

選購蘿卜時,以根形圓整、表皮光滑為優。買時要掂掂分量,較重的為好。

營養師叮嚀

白蘿卜是一種常見的蔬菜,生食、熟食均可,其味略帶辛辣味。現代研究認為本品含芥子油 、澱粉酶和膳食纖維,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欲,加快胃腸蠕動和止咳化痰的作用。

糖醋小蘿卜

材料

小蘿卜500克。

調料

蔥花、白糖各5克,醋10克,水澱粉適量,鹽、醬油、味精各少許。

做法

1小蘿卜去掉纓、根須,洗淨,切成塊。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炒香蔥花,放入小蘿卜塊翻炒,倒入少許水,中小火燜製熟軟,放入醬油、鹽、白糖、醋、味精翻炒均勻,用水澱粉勾芡即可。

大廚支招

小蘿卜也可先焯熟後,再炒,將調料倒入碗中調製成味汁,倒入炒勻即可。

小蘿卜出鍋時,還可放少許青蒜末或韭菜末,這樣比較提味;還可點少許香油味道也很好。

主婦心得

小蘿卜也可以直接用鹽和醋拌食,或者白糖和醋拌食,口味都很不錯。

營養師叮嚀

小蘿卜含有能誘導人體自身產生幹擾素的多種微量元素,可增強機體免疫力,並能抑製癌細胞的生長,對防癌、抗癌有很重要的意義。

洋蔥燒番茄

材料

洋蔥200克,番茄250克。

調料

番茄醬20克,鹽5克,醋、白糖、水澱粉、雞精各適量。

做法

1洋蔥去老皮,洗淨,切片;番茄洗淨,去蒂,切塊。

2鍋置火上,倒油燒至七成熱,下洋蔥片略炸,撈出瀝油,把番茄塊放在漏勺裏,當油燒至八成熱時,下油鍋略炸,撈出瀝幹油。

3鍋內留少許底油燒熱,放入番茄醬,翻炒至熟後加入少許水,加入鹽、醋、白糖、雞精,待湯燒開後放入炸好的洋蔥和番茄,翻炒幾下,勾芡即可。

主婦心得

切洋蔥不流淚的小技巧:在切洋蔥前先將洋蔥冷藏1小時左右,或者在手邊準備一碗水,切時在洋蔥上不斷灑點水。

尖椒炒茄絲

材料

長茄子400克,青尖椒、紅尖椒各1個。

調料

薑絲、蒜片、醬油、料酒各5克,鹽3克,味精少許。

做法

1長茄子去蒂洗淨,切絲備用;將尖椒洗淨,去蒂、去子,切絲。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炒香薑絲、蒜片,放入茄子絲炒至將熟,加料酒、醬油翻炒,再放入青椒絲、紅椒絲、鹽、味精,小火炒熟即可。

大廚支招

炒茄子時不用事先焯水,要小火生炒,油也要多放一些。

茄子切絲後,放入水中浸泡片刻,可以防止茄子變黑。

紅燒茄子

材料

茄子500克,香菜適量。

調料

蔥末、鹽、蒜片各5克,大料1個,生抽、料酒、水澱粉各10克,清湯100克,雞精、白糖各少許。

做法

1茄子洗淨,切成滾刀塊,用少許鹽拌勻,醃漬15分鍾,然後擠掉滲出的黑水;香菜擇洗幹淨,切段。

2鍋置火上,倒油燒至四成熱,放入茄子塊翻炸,使各麵受熱均勻,呈金黃色時盛出。

3炒鍋中留少許底油,放入蔥末、蒜片、大料煎出香味,放入茄子翻炒,炒至茄子軟熟,再加入料酒、生抽、清湯、白糖、雞精,燒開後用水澱粉勾芡,撒入香菜段即可。

大廚支招

如果用圓茄子做此菜最好削皮,如用長茄子可以帶皮烹製。

茄子也可以不炸,多燜燒一會兒,至茄子熟爛了再關火,如果有雞湯,也可以用雞湯來炒茄子,這樣味道好,還減少了油脂的攝入,其他蔬菜也一樣。

主婦心得

如果覺得炸茄子太麻煩,而且也不夠健康,可以不炸,但要多燜炒一會兒,炒到茄子徹底軟爛了。出鍋前還可以放些韭菜段,炒出來別有一番風味。小時候,奶奶做的韭菜炒茄子,我能捧著鍋吃半鍋,好吃!

調料換成蔥絲、薑絲、蒜泥、白糖、醋、醬油、幹辣椒、胡椒粉、雞精、蠔油就做成了怪味茄子。

蒜香茄子

材料

茄子500克。

調料

辣醬15克,蒜片10克,白糖5克,鹽少許。

做法

1茄子去柄,削去皮,切成滾刀塊,放入清水中泡5分鍾,撈出,瀝幹。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放入茄子塊,炒至茄子呈金黃色,盛出備用。

3原鍋再次倒油燒熱,大火爆炒辣醬、白糖,將茄子倒入炒至軟爛入味,放入蒜片、鹽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大廚支招

茄子熟爛後放入大蒜,即可關火,或者關火後放入大蒜,蓋上鍋蓋悶一兩分鍾,這樣可以充分發揮蒜的香味。

地三鮮

材料

茄子250克,土豆200克,青椒150克。

調料

蔥花5克,蒜蓉、醬油、料酒各10克,鹽、白糖、雞精各少許,水澱粉適量。

做法

1茄子洗淨,去蒂,去皮,切成滾刀塊;土豆洗淨去皮,也切成滾刀塊,放入清水中浸泡5分鍾;青椒去蒂及子,洗淨,切片。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將土豆塊放入炸約2分鍾,放入茄子,炸至金黃色,撈出,控油。

3鍋重置火上,留少量油燒熱,爆香蔥花、蒜蓉, 加入適量水、料酒、醬油、鹽、茄子、土豆炒至八成熟,加青椒、白糖、雞精,大火燒約1分鍾後,用水澱粉勾芡即可。

大廚支招

三種食材易熟程度不同,放入的時間順序不要搞錯。

如果喜歡蒜蓉味道重一些,可以在出過鍋前再放入。

清炒黃瓜

材料

黃瓜350克。

調料

蔥末、鹽各5克。

做法

1黃瓜洗淨,切片。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爆香蔥花,倒入黃瓜片翻炒至軟,加鹽炒勻即可。

大廚支招

這道菜主要吃的就是黃瓜本身特有的清香味,所以蔥花熗鍋後調料隻放鹽就行了。

主婦心得

如果覺得隻炒黃瓜太單調,可以加點木耳,做成木耳炒黃瓜。把洗淨的黃瓜切片,木耳用手撕成與黃瓜同等大小的片(用手撕在炒製時更容易入味)。油燒熱後用蔥、薑、蒜熗鍋,放入黃瓜片、木耳,加鹽、白糖、味精翻炒幾下用水澱粉勾芡,淋入香油即可。炒木耳、黃瓜之前可以先放入沸水鍋中燙10秒鍾,這樣炒出的黃瓜比較脆。

營養師叮嚀

因為黃瓜表皮凹凸不平,易藏汙納垢,而且農藥殘留一般也較重,刷洗後在水中浸泡半小時即可。最好不要削皮食用,因為這樣做是丟棄了黃瓜中維生素 C含量最豐富的部分。

海米冬瓜

材料

冬瓜500克,海米30克。

調料

鹽、料酒各5克,雞精、水澱粉各適量。

做法

1冬瓜削去外皮,去瓤,洗淨,切片,用少許鹽醃5分鍾,潷去水備用;海米用溫水泡軟。

2鍋置火上,倒油燒熱,放入海米、料酒、雞精,燒開後放入冬瓜片,用大火翻炒均勻,燒開,轉小火燜燒至冬瓜透明入味後,用水澱粉勾芡即可。